2017-02-05
-
華爾街日報:中國購買奢侈品的新去處:國內市場
曾幾何時,從紐約到巴黎,奢侈品店裡都是中國顧客,選購着各種名牌包和高檔手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足不出門,在國內也能買到中意的奢侈品。隨着政府對海外購物稅率的提高以及大牌奢侈品在華零售價格的下調,歷峰集團、博柏利集團和路易威登等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額都呈現了暴增的趨勢。同時,人民幣貶值和近期歐洲的恐怖襲擊事件也影響了中國人赴海外旅遊購物的熱情。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是國內奢侈品消費量增加的原因。
-
金融時報:去年中國750億美元海外併購交易夭折
由於監管政策收緊和外匯限制等原因,在與歐美公司達成的併購協議中,多達30個被迫取消,涉及的金額超過750億美元。涉及金額為2015年的7倍,這也表明中國對國際併購交易的胃口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儘管被取消的併購案數量在增加,但中國對歐美的直接投資額在2016年增長了一倍,達到942億美元。據參與過涉及中資公司的跨境交易的人士透露,歐美出售方對來自中國的買家越來越謹慎。一名人士稱,「中國的買家越來越專業,但由於中國對資本流出的管制,歐美賣家優先考慮的對象並不一定是中國公司。」
-
金融時報:美防長馬蒂斯重申美國的亞洲政策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出訪韓國和日本時表示,美方認為沒有在南海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以向北京施壓的必要。在東京與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共同會見記者時,馬蒂斯表示,美國應優先考慮外交努力,使中國停止在南海進行有爭議的活動。但馬蒂斯也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南海國際水域實施自由航行行動。「我們看不到任何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必要。我們必須窮盡一切外交努力,努力用適當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並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 馬蒂斯的這番表述說明,在南海政策上,他的立場與國務卿蒂勒森不同,主張採取一種折中或溫和的戰略。
新 聞
- 【uk.reuters.com】北京今年將削減30%的煤炭用量
- 【紐約時報】美防長馬蒂斯給日韓吃定心丸
- 【彭博社】氣囊製造商高田尋求買家,中國公司或成買方
- 【彭博社】韓國稱薩德部署計劃影響韓對華出口業務
- 【福布斯】沃爾瑪為何要持續提高在京東的股權份額?
- 【紐約時報】浙江一足療城發生火災,造成18人死亡
- 【金融時報】台灣實施南向計劃,減小對大陸的依賴
- 【衛報】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瞄準澳大利亞市場
- 【華盛頓郵報】中國抨擊馬蒂斯關於釣魚島的言論
- 【路透社】中國公布首個國土開發戰略規劃
- 【路透社】移動應用幫助找回數百名失蹤兒童
觀點評論
- 【The Diplomat】中國不能被趕出南海,但它也無力控制南海
- 【福布斯】特朗普下一步制裁伊朗時,會把槍口對準中資銀行嗎?
- 【衛報】釣魚島乃中日之間對抗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