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2
-
Politico:美防長馬蒂斯能把亞洲問題擺平嗎?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蒂斯本周開啟了首次外交之旅,肩負重大使命出訪日本和韓國,安撫傳統盟友,表明特朗普政府對日韓的支持。其亞洲盟友不僅希望聽到美新任總統對安全的承諾,更希望他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戰略來管控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即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誰是特朗普時代的定調者,但馬蒂斯的亞洲之行至少為我們提供一個機會,來觀察曾高調談論中國的特朗普,在現實世界到底會怎麼做。無論是威脅要打貿易戰還是表示要考慮廢除一個中國政策,特朗普都認為北京認可一個事實,即若中美髮生對抗或衝突,中國將得不償失,因此會首先讓步。(對特朗普而言),這是一步險棋。關鍵的問題是,特朗普是否誤讀誤判了中國領導層。因此,在亞洲之行的幾天時間裡,馬蒂斯最好能謹慎行事。
-
路透社:歐盟希望中國能引領全球氣候變化行動
鑒於美國將要撤出全球氣候變化的應對行動,歐盟官員已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期望中國能做領頭羊。歐盟擔心的是,一旦出現領頭羊空缺的情況,歐盟有些國家會放緩應對行動。歐盟官員擔心歐盟實力不夠,無力獨自領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因此就只好寄希望於中國。據悉,歐盟氣候行動大使卡涅特將於3月底出訪中國,以加強雙方的合作。由於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在太陽能和風能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資巨大,德國、英國和法國都看到了商機,謀求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合作。然而,2013年歐盟曾指責中國對歐盟進行太陽能板傾銷,雙方几乎爆發了一場貿易戰,因此現在的合作也有些障礙需要清除。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氣候變化部長格雷戈里·巴克表示,「我們需要承認一個事實,即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的投資巨大。如果美國不想當老大了,那麼中國分分鐘都能取而代之。」
新 聞
- 【華爾街日報】第一女兒伊萬卡到訪中國大使館拜年
- 【Al Jazeera】一孩政策的終結對中國意味着什麼?
- 【福布斯】為何中國不會取代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
- 【路透社】中國券商員工的獎金大幅縮水
- 【華爾街日報】優步停止在台灣的叫車業務
- 【華爾街日報】全球經濟共榮的時代能持續多久?
- 【彭博社】即使特朗普拿中國開刀,亞洲的需求也能緩衝其衝擊力
- 【彭博社】凱迪拉克在中國的市場前景無限
- 【衛報】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沒錯,我們在南海必有一戰
觀點評論
- 【The Diplomat】中國參與巡航能否助力杜特爾特的反恐戰爭?
- 【財富雜誌】利潔時公司在洽購美贊臣
- 【The National Interest】若中美開戰將無異於第三次世界大戰
- 【The Diplomat】中國經濟:新常態與良性循環
- 【Barron's】分析師質疑蘋果公司的中國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