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 馬加力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印度大選與莫迪面臨的挑戰

2024-06-14
馬加力.jpg

4月19日以來,印度大選伴着炎熱候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各邦次第展開。這場近10億選民參加的大選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6月5日,印度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執政黨聯盟——全國民主聯盟(NDA)贏得大選的勝利。也就是說,莫迪將開啟其第三個總理任期,成為自開國總理尼赫魯之後第二位三次擔任總理的印度政治家。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十年中,在莫迪總理領導下,印度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長足進步,經濟增長率在世界各大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明顯擴大。但也必須看到,印度的內外政策也存在不少弊端。由於該國長期存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痼疾,政黨競爭往往造成政策訴求迥異,任何主張都難以得到廣泛認可,各種利益平衡成為限制政府行動力的掣肘。同時,印度經濟發展的好處往往被少數富豪攫取,廣大民眾特別是底層民眾受益不大,貧富差距不縮反擴,社會不滿不時引發抗議示威,甚至發生局部動蕩。另外,印度人民黨實施“印度教民族主義”政策,使得穆斯林群體嚴重受壓,教派矛盾有所深化。在對外關係中,印度雖然取得不少外交“成就”,成為多方器重的對象,但也面臨如何平衡各種利益矛盾的問題。

莫迪先生即將開啟的新任期至少面臨以下幾重挑戰。首先,是如何保持經濟增長的慣性。眾所周知,世界各國普遍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印度自然也不例外。它要維持自身的較高速度增長,需要克服財政、金融、投資、技術、市場等多重困難。對於印度來說,特別需要切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市場規模,解決巨大的就業壓力等問題。在印度大選開始前夕,印度人民黨就公布其競選宣言“莫迪的承諾”,承諾大幅度提高社會支出,向窮人提供數百萬套免費住房,向7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醫療,向貧困家庭提供免費供電,向農民增加補貼,向青年人提供就業機會,使印度成為製藥、能源、半導體、汽車和旅遊全球中心,儘早實現世界經濟排名前三的目標,使印度在2047年即獨立100周年時成為發達國家。日前,莫迪已經指示有關部門制定連任後的“百日議程”和“未來五年的路線圖”,意欲在第三個任期之初就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和有效政策。根據過去十年莫迪的治國理政經歷,結合當前印度面臨的各種內外因素,可以預計莫迪在今後的五年執政期間,將繼續貫徹其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採取各種可能的方式彌補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設法改善投資環境,努力吸引外國投資,突出“印度製造”的特色,保證經濟增長勢頭再上台階,即實現“保八沖九”甚至更高的速度。

其二,是如何保持政府運行的穩定性。此次大選中,印度人民黨獲得240個席位,比上次少了60多席。作為單一政黨,未能達到執政所需人民院(議會)的半數以上,只能採取聯合政府的形式。由於現存全國民主聯盟所獲議席的總數為303席,僅僅超過議會半數30餘席,因此,執政聯盟內部的歧見就顯得十分突出。莫迪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與其他參政黨的關係,盡量照顧到它們的利益訴求。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決策能力將受到很大制約,有些需要得到議會三分之二以上支持的動議將難以出台。再則,由於教派矛盾的制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關係也必須謹慎處理,一旦出現教派間的突發事件,政府的運行將遇到極大的麻煩。

其三,是如何在大國競爭的背景下保持戰略自主性。在過去的十年中,印度的大國外交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美關係的迅速提升,對傳統友好國家俄羅斯的某種疏離和對北方鄰國中國關係的冷卻。近年來,美國出於其“印太戰略”的整體考慮,大力謀求自身的地緣政治優勢,不斷加大對印度的拉攏力度。印度則利用自身在地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在與美國加強關係的過程中謀得不少實惠,包括武器供應、投資許諾、情報支持以及地緣政治好處。儘管印美強化關係有其自身邏輯,但也確實存在地緣政治對沖的考量。由於邊界爭端和摩擦,這幾年印度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大幅降溫,嚴重影響了彼此之間的政治互信和軍事互信。目前,雙方在邊界前沿地區的近距離對峙雖已緩和,但是維持和平與安寧的局面仍然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中印雙方需要重建互信,相向而行,為兩國28億人口的福祉、為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切實做出貢獻。莫迪不久前曾公開表示,印中關係十分重要。我們期待,兩國領導人充分展現文明古國的智慧,將中印關係引領至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