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新華盛頓共識」加劇國際秩序無序性

2024-05-02

一年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拋出“新華盛頓共識”,因其存在諸多顛覆性的理念變化,而被視為美國在“大國競爭”時代治國思路的重大範式轉變。然而,從該理念的實質及其指導下的美國內外政策實踐看,“新華盛頓共識”顯然只會加劇國際秩序的無序與混亂。

“新華盛頓共識”的本質仍是美國借之維繫霸權地位,這就決定了其對國際秩序具有不可避免的破壞性影響。美國慣以種種“理念”尋求引領世界,這是新舊“華盛頓共識”本質上的一致性所在。舊“華盛頓共識”是美國在總體實力上升期推廣自身價值體系、尋求鞏固國際秩序掌控權的理念,與之相對,“新華盛頓共識”則是在國際秩序新一輪調整重塑階段,美國面對固有理念失色、掌控力下降而尋求延長霸權周期、尋找新的實力增長點的理念更新。沙利文演講中提及的“種種挑戰”雖有誇張渲染之意,但亦深刻反映了美國新一代政治精英群體對國家走向的迷茫和對霸權地位持續鬆動的危機感。鑒於“新華盛頓共識”的本質仍是維繫美國霸權地位,美國完全出於一己私利的小算盤顯然無益於當前的國際形勢,只會增大秩序變動期的不穩定性。

“新華盛頓共識”的核心理念折射美國愈發“自顧”,這就決定了其會進一步加劇國際治理的混亂局面。這一“共識”的核心在於美國要摒棄對“自由市場”的信奉,通過全面回歸國內產業政策和重塑國際經濟合作兩個方面,實現自身實力與影響力的再造。過去一兩年,拜登政府推動《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芯片和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三大國內經濟立法,實施新一輪產業政策構建,打壓其他國家的產業政策,種種舉措徹底彰顯了美國對自身經濟利益的全面“自顧”。在國際經濟合作方面,美國對於產業鏈與供應鏈安全的全面聚焦,對盟伴體系內部經貿與科技合作的全方位加強,也反映出對由其自身主導的“小圈子”利益的“自顧”。

美國作為現有治理體系的重要打造者,上述理念與政策實踐不僅進一步打碎了全球貿易體系,也事實上挑起了產業政策競爭,製造了新的矛盾對立。就此而言,“新華盛頓共識”顯然不再具有“國際共識”甚至“西方共識”的基本屬性,至多也就體現為美國的政治共識。在全球性共識本就缺失的情況下,“新華盛頓共識”以“共識”為名,卻因本質上的零和思維而產生了“阻礙共識”的不良影響。此外,“新華盛頓共識”雖以經濟問題面目示人,卻在很大程度上着眼於地緣政治目的,宣揚所謂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需要”,對國際經濟合作的構想透露出鮮明的價值觀取向和對華競爭需要,這些也將導致國際社會出現新裂痕。即便是歐洲國家,對“新華盛頓共識”掩蓋下的美國霸權面目和製造矛盾的一面其實也有深刻認知。

從長期看,“新華盛頓共識”可能會加劇全球不平等。在“新華盛頓共識”的旗號下,最近幾年美國實施了數額巨大的經濟刺激和補貼計劃,並引發其他西方國家效仿。在此情況下,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窮國可獲得的國際關注和投資機會勢必受損。國際貿易體系的大範圍變化,包括諸如“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新國際經濟分工體系的發展,也勢必傷害這個體系之外廣大國家的長期利益,使它們愈發難以發展自身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出現經濟要素僅在西方國家及其盟伴內部循環的局面,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均衡現象恐更加固化。康奈爾大學國際貿易專家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表示:“隨着主要經濟體轉向國內、貿易和金融流動陷入分裂以及地緣政治裂痕加深,較貧窮和欠發達國家可能被剝奪全球化的好處。”即便在美國國內,對“新華盛頓共識”可能加劇階層分化和社會不平等的擔憂亦不少見,並成為共和黨對“拜登經濟學”進行攻擊的重要着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