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馬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去風險化」實際蘊藏更大風險

2023-07-27
maxue.jpg

李強總理日前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會上指出,“去風險化”是偽命題。表面上看,美國政府頻繁使用“去風險”的論調,比此前“脫鉤”更溫和、理性、積極,但實際上“去風險化”更易出現政治化、擴大化和意識形態化的趨勢。

美國力推的“去風險化”是個模糊概念,在從政治語言到實際政策的轉化中易發生混亂。這種表述本身極為含混,即可理解為消除風險,也可理解為降低風險。美國相當於發出一個模糊的信號,不同的理解會導致不同國家、不同企業和市場主體以不同方式解讀和運用政治語言,轉化為截然不同的“去風險化”實際政策。這極有可能導致部分國家仍會推出類似脫鉤的政策,各國企業也為避免被美國制裁而自我脫鉤,從而造成更廣泛、更混亂的局面,衝擊全球經濟。因此,美國此舉可能不僅不能控制脫鉤的速度和範圍,還可能導致盲目脫鉤。因此,“去風險化”看似比“脫鉤”溫和,實則蘊含巨大不確定性,給深度交融的全球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美國對“風險”的界定寬泛,這將難以避免“去風險化”的擴大化。G7公報特別關注“經濟彈性和經濟安全”的風險,認為應以適當經濟措施來實現供應鏈多元化,而美國則擴大了經濟風險清單。

首先是圍繞“國家安全”劃定“風險”。拜登在G7峰會上接受“去風險化”,並稱要“保護對我們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先進技術”。“國家安全”是個寬泛而模糊的概念,不僅包括美國製造業的大量部門和出口產品,還涉及民用為主的研究和通信工具。其次是,美國將人權問題納入“去風險化”。美國政府稱“有關與美國保護人權的外交政策利益相悖的活動”為重大風險。再有,拜登談及“去風險化”政策時明確要增加應對“損害我們工人的有害做法”,將“損害美國工人利益”視為風險。

事實上,對風險的定義越廣泛,“去風險化”的呼聲就越接近“脫鉤”。風險泛化,制定政策就很可能變成近乎“脫鉤”。因此,“去風險化”看似比“脫鉤”理性,實則將“風險”含義擴大化,加劇全球經濟混亂。

美國將“風險”與中國劃等號,使得“去風險化”意識形態化。從美國各種聲明中看,“去風險化”意味着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防止具有安全影響的技術擴展到中國,同時嚴格審查和限制對華投資。通過“去風險化”的模糊政策語言,美國擴大了與盟友、貿易夥伴間的所謂共識,讓部分國家從認為與中國交往存在諸多機遇,轉向認同美國的“中國威脅”認知,進而推行“去中國化”的小圈子。

美國政府正在醞釀對華限制投資措施,旨在保護美國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清潔能源生產和生物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這表明美國將“小院高牆”搞得小院更大,高牆更高。因此,“去風險化”看似比“脫鉤”積極,本質還是“去中國化”,推動建立排華小圈子。

美國用“去風險化”的說法代替“脫鉤”,部分體現了美國國內的變化。民主黨人對戰爭感到擔憂,尤其是當下中美對抗可能會助長反亞裔的情緒,且美國年輕一代對大國對抗持懷疑態度,因而繼續推動強硬政策可能會令民主黨丟掉亞裔和年輕人的選票。美國企業界則一直擔憂美國反應過度、威脅認知膨脹以及限制性工具被過度使用,認為中美對抗有損自身商業利益。鑒於此,降低調門是美國的必然選擇。

然而,美國仍然迷失在巨大而虛無的口號中,這使得其很多政策並不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第一,“去風險化”難以提升供應鏈韌性。限制與特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也許能避免個別領域出現中斷和衝擊,但卻難以提升一個國家的整體供應鏈韌性。美國專註於“去風險化”的核心是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本身包含着嚴重的風險,如增加關稅、設立出口壁壘、限制投資等,這些令供應鏈面臨更多現實挑戰。

第二,“去風險化”不會提升國家安全。美國既無法控制“去風險化”嚴格限制在少數幾個戰略領域,也無法控制影響範圍更大的經濟互動。當各個國家都開始謹慎挑選貿易夥伴,就會讓彼此認為是在為未來最壞情況做準備,大家就會越發謹慎挑選,進而陷入加劇緊張的惡性循環。

第三,“去風險化”無法提高美國競爭力。美國“去風險化”會抑制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科技合作,同時也會阻礙自身的行業創新和生產力提高。美國投資於排華供應鏈,將供應鏈更多集中到地緣政治立場一致的國家,實際上將世界分裂為相互競爭的區域集團,令貿易、投資、思想傳播等推動經濟進步的關鍵因素不斷減少。這會導致各國採取不同的技術標準、迫使一些國家採取互不兼容的成套技術,損害互操作性,影響經濟效率和安全。

當前,世界真正的風險應是流行病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危險,以及金融部門功能失調給全球帶來的風險。真正的“去風險”應是考慮通過國際協作解決市場失靈,而不是簡單地將矛頭指向中國。正如李強總理所說,“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