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白乙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

三重挑戰促使歐洲改變對華姿態

2023-05-08

3月下旬以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相繼訪華,中歐之間互動密集,對話頻繁,不僅給2023年中國外交帶來些多亮點,也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合作、穩定的正面信號。從根本上說,歐方對華姿態有所變化,主要是與當前其內外形勢的三重挑戰有關:

一是歐洲經濟困難重重,需要抓住中國疫後重啟的重要機遇。俄烏衝突爆發後,歐俄能源供應關係基本解體,歐洲通脹加劇,投資、消費低迷,確保對華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成為其減緩自身經濟壓力,應對地區和全球性衰退挑戰的理性選項。早在去年11月中國剛調整疫情管控政策之初,德國總理朔尓茨就帶領一眾化工、製造、醫藥、金融業巨頭訪華,與中方簽署系列投資、貿易大單,對外界表明深化對華合作、支持貿易自由化和反對“脫鉤”的態度。相隔5個月的馬克龍訪華之旅也早在計劃之中,此行更為法國和歐洲企業帶回1300億美元的訂單。與其同行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公開表示,“與中國關係太重要”,與之“脫鉤”不可行、不可取、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每天對華貨物和服務貿易量就高達23億歐元”。顯而易見,中國的產業實力、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已讓歐洲人無法低估,也難以斷然擺脫。在經濟危機下,發展就是最大的政治,而外交則是政治的延伸。

二是歐洲“戰與和”前景尚不可料,需要中國發揮“穩定器”作用。自俄烏開戰以來,中國一直為“止戰促談”而疾呼,也帶頭恪守“不拱火澆油”的原則,不向交戰雙方提供軍事裝備和技術。反觀歐盟和相關大國,它們為持續援烏不斷“出血”,在經濟上負重而行。但多達十輪的對俄制裁併未取得預期成效,反而讓歐洲進一步喪失談判地位,對管控戰爭升級風險束手無策。儘管歐方也想通過外交施壓讓中國改變對俄政策,但布魯塞爾、巴黎或柏林都逐漸意識到,中國畢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不僅對推動烏糧食外運、核設施安全、人道主義救助等現實問題的國際合作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且對構建未來歐洲安全秩序也將具有關鍵的建設性作用。鑒於中國在中美俄、中美歐兩組三角關係中處於關鍵地位,歐方為自身利益所計不應將北京進一步推向莫斯科。拉住北京,則歐洲所願“多極格局”尚且有望;失去北京,世界無疑將走向分裂和對抗,而歐洲亦會重回“陣營”舊日,“戰略自主”將遙不可及。

三是國際形勢持續劇變,歐美關係需要“再平衡”。首先,歐洲一味追隨美國對俄、對華政策並未減少反而增加其利益受損的風險。去年,美聯儲持續加息及美出台《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資本產生顯著虹吸效應,造成歐元匯率一度跌至歷史新低,同時其加大政策性補貼的做法也進一步削弱歐洲企業的競爭能力。今年3月以來,受美加息政策影響的硅谷銀行倒閉事件再次對歐洲金融系統造成嚴重衝擊。而隨着瑞信銀行破產等事態的發酵,全球性恐慌在悄然蔓延,“去美元化”風潮興起。其次,美國對世界的控制力顯著下降,新的“全球南方”已然成形,對美國霸權的制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促進地區和全球治理,協調解決新舊矛盾、推動新型“南南合作”和倡導新型“南北關係”過程中無疑是舉足輕重的力量。近期沙特、伊朗在中國幫助下達成和解,帶動中東及海灣地區國家關係迅速改善,想必給歐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歐盟自視為“制度性力量”,加強而非弱化與中國的接觸、對話,其世界性影響才能保持不衰,而擴大與中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第三方合作”符合歐洲的長遠利益。最後,藉助與中國適度接近,不僅可以避免歐洲被中美戰略博弈所遮蔽,甚至如馬克龍所稱淪為“美國的僕從”,反而有助於歐方增強“戰略自主”地位,在對美關係中抬升身價。儘管馬克龍的涉華言論在歐美各界引發了不少輿論批評,但馮德萊恩、米歇爾、博雷利等歐盟領導人還是明確作出力挺表態,說明歐洲上層已開始對此前對華(“夥伴”“競爭者”和“對手”)三重定位進行微妙的重心調整,以引領眾多成員國更快地走出認知與政策分歧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