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郭春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中澳關係: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2023-02-07
郭春梅.jpg

自2022年5月工黨新政府上台以來,澳大利亞一改以往“反華急先鋒”的做派,持續對華釋放合作善意,在中澳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跌至冰點的雙邊關係明顯回暖,但融冰仍非一日之功。

中澳關係明顯轉圜

為順應民意、提振經濟,阿爾巴尼斯領導的新工黨政府上台後積極修復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經雙方共同努力,短短9個月的時間裡,中澳關係改善明顯。

政治對話漸次重啟。中澳雙方開展了系列建設性對話,包括兩國領導人巴厘島會晤、澳外長訪華並重啟中斷多年的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等。雙方重申了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將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原則持續推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兩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經貿合作有望正常化。在良好的政治氛圍下,澳商界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聽聞中國可能恢復對澳煤進口後,澳煤股價應聲而漲。近期,中國鋰業巨頭天齊鋰業聯合澳礦企IGO對西澳鋰業公司Essential Metals發起收購,若成功,也將極大提振中國對澳投資的信心。不日,澳貿易與旅遊部長法雷爾還將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視頻會晤,共商中澳貿易正常化之道。

人文往來蓄勢待發。歷經疫情和中澳關係波折,中澳雙方明確提出將支持兩國人文交流,包括1.5軌高級別對話、商團互訪等。隨着雙邊關係緩和、邊境開放,兩國人文交流料將重新煥發活力,並給澳教育、旅遊等產業帶來巨大收益。

穩定雙邊關係仍任重道遠

工黨政府上台以來,中澳關係可謂開局良好,但有鑒於澳所面臨的結構性難題,實現中澳關係持續穩定、向好仍然在路上。

外部看,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已被綁在美國戰車之上。軍事上,美有意將澳打造為其印太地區的國防樞紐和前沿基地,在澳北部地區持續擴大軍事存在,並以核能力武裝澳大利亞。經濟上,美企圖利用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拉澳共建排華供應鏈、產業鏈。

地區機制上,美以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AUKUS)、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Quad)、“五眼聯盟”等“小圈子”“鎖住”澳大利亞,拉其聯合遏華。隨着中美競爭長期化、複雜化,中澳關係也將因此歷經考驗。

內部看,在民粹主義盛行的澳大利亞,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仍有市場,右翼保守勢力仍對工黨政府任何可能的“友華”舉措嚴防死守,稍有不慎就會給其貼上對華“綏靖”標籤。工黨政府為此不得不小心翼翼,謹慎推進與中國的合作。如澳學者所言,工黨政府的現行目標更多是“穩定”而非“重置”中澳關係,“中澳關係很難回到從前”。

2023年考驗才剛剛開始

正是基於上述困難和干擾,在前期順利推進建設性對話為兩國重啟合作定調後,接下來中澳關係恐將進入真正的“爬坡過坎期”。如何將合作聲明轉化為實際行動、具體成果?如何秉持建交初心、管控分歧、持續相向而行?……都將成為中澳雙方的共同考驗。

其中,經貿往來是中澳關係的壓艙石,無疑也是試金石。在美國實施單邊主義霸凌行徑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是選擇作為“美國的附庸”,隨美起舞,干預並破壞對華貿易合作,還是選擇作為“自由貿易的支持者”,與中國一道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將很大程度影響着中澳貿易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在亞洲,阿爾巴尼斯政府明確表示要回歸工黨外交傳統,強調澳外交要“多元化”“融入亞洲”,而非“僅限於盎格魯圈”,但在實踐中,能否平衡發展與美國和亞洲鄰國的關係,以實際行動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仍需拭目以待。

在南太平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交往歷史悠久,近年隨着中國海外利益拓展,中國與島國的合作增多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澳大利亞能否摒棄霸權思維,接受並適應中國更多的存在,與中國和太平洋島國一道探索合作共贏之道,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澳關係繞不開的主題。

當前,中澳關係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中重新啟航,未來仍非坦途。但可以確定的是,更多基於互信的經濟往來、人文交流、地區合作勢將增強兩國關係的穩定性和持久度,護航中澳友誼之舟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