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中歐峰會:關鍵時刻的及時雨

2022-03-29
503.jpg

中歐峰會將於4月1日舉行。作為中國與歐盟之間最高層次的雙邊對話機制,中歐峰會一直是設定中歐關係基調以及促進合作前景的重要渠道。今年峰會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它處於關鍵的歷史時刻,涉及相當多的利益。

重啟中歐關係的行動

去年,中歐關係經歷了不同尋常的挫折,而今年的峰會首先屬於雙方重啟關係的行動。2021年初,雙方相互施加制裁和反制裁措施,不僅導致《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進程停滯,同時導致雙邊關係遭遇挫折和緊張局面,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對於歐洲來說,需要與中國重新接觸。的確,最近幾年歐盟一直在調整對華戰略。比如,在其2019年的一份文件中,將中國定義為“全面的對手、經濟夥伴和合作夥伴”,同時加強貿易與投資措施,以“更好地應對中國”。

但是,歐洲的理性人士意識到,需要平衡上述三個層面的問題,否則對抗和競爭將成為中歐關係的主流,進而擠壓合作空間,破壞對話氛圍。

此外,各大歐盟機構希望糾正對華策略中“不可持續的模式”,即:歐盟對華態度日益強硬,而各成員國繼續強化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最近一家歐洲智庫的調查顯示,多數歐洲居民認為歐盟已經陷入某種對華冷戰之中,而他們所在國家卻並未參與其中。

對於中國來說,其促使中歐關係重回正軌的行動是真誠和一貫的。雖然疫情防控措施給正常的人文交流造成巨大困難,中方一直在很多層面上與歐洲保持溝通。此次峰會將是促進雙邊關係更加穩定和積極的又一舉措。目前,美國在拜登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強化以往的遏制中國的政策,而中國認識到歐洲越來越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國也對歐洲擁有清晰的期望。它希望真正自主的歐洲能夠獨立定義自身利益,也希望統一的歐盟能夠不受成員國錯誤政策的挾持。

烏克蘭危機凸顯峰會的緊迫性

持續發酵的烏克蘭危機進一步體現了此次峰會的緊迫性。在這一被稱作“分水嶺的時刻”,歐洲各國一直共同譴責俄羅斯,並向其施加空前嚴厲的制裁。德國大幅強化二戰以來的國防姿態,很多歐洲國家和歐盟也承諾將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歐盟的新軍事策略一直在進行調整,從而誇大俄羅斯構成的威脅。可以說,烏克蘭危機已經成為歐洲的主題。而中歐峰會除了管理雙邊分歧,也將討論這一重要話題。衝突爆發後,歐洲迅速將中國牽涉至它的應對措施之中,並要求中國採取和它們相同的對俄措施。歐洲的部分對華鷹派對中俄關係的本質妄加猜測,甚至威脅中國不聽從要求的話,將對中國進行懲罰。

更讓人警覺的是,歐洲在效仿美國的做法,聲稱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3月18日,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進行視頻會晤前,美方渲染這種論調,而中方在視頻會晤上斷然否認這種說法,稱其是虛假信息。

中國需要像在其它問題上的一貫做法一樣,利用此次峰會表明自己在烏克蘭衝突問題上的立場。中國理解歐洲在此時此刻因為烏克蘭衝突受到的衝擊,但同樣需要歐洲方面傾聽中方的聲音。

首先,中國需要歐洲大陸的和平與穩定,因為在本已困難的時刻,此次衝突將嚴重威脅全球供應鏈和經濟復蘇。所以,中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支持旨在結束衝突的任何和平對話。

其次,考慮到歐洲大陸的長期安全和穩定,中國並不支持使用懲罰性制裁或者軍事援助以恢復和平。這些措施實際上有可能延長衝突時間,導致長期對立局勢。中國認為,長期的解決辦法在於開展涉及各方的對話,包括俄羅斯、北約和美國,從而解決當前的安全問題,構建“平衡、有效和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第三,中國並非唯一採取這種做法的國家。實際上,全球很多國家拒絕接受美國及其盟友的態度,即“選擇一方站隊,否認你就是同謀”。各國對此次危機的背後原因持有不同的認識,有權形成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它們應該享有政策自主性,不必擔心受到恐嚇或者威脅。

總之,即將舉行的此次峰會對於中歐關係和整個世界而言都意義重大。它應當實現至少以下方面的目標。

首先,它應當管理烏克蘭衝突對中歐關係的影響,防止此次危機損害中歐關係。雙方應當展現出對彼此立場的理解,在相關領域開展真正富有合作精神的行動,比如人道主義行動和維護供應鏈穩定,而且這些行動也是當前特別需要的。同時,它們應當提升中歐關係的穩定性,開展旨在縮小分歧的對話。比如,歐盟把中國看作全面對手,而中國一直把歐盟視為戰略夥伴。解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僵局的條件也需要逐步調整。

更重要的是,中國和歐洲應當堅定反對一切形式的新冷戰。烏克蘭危機加劇了脫鉤和群體政治的風險。中歐更需要肩負起預防新冷戰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