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國和中國不會真想打仗

2021-10-28
521.jpg

在和平時期,有各種方法可以用來評估戰爭的風險,然而,大多數學者的關注重點卻是語言和表面行為。語言和姿態並不值錢,它們既是外交工具,也是一種國內政治通貨。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在南海和台灣海峽是挑釁者,而按中國的說法,倒似乎是美國及其盟友急於在中國沿海的這兩個地區開戰。大多數西方媒體都認定中國是煽動者,中國媒體則把西方穿越“中國的”海域視為前所未有的挑釁。出於國內政治目的,雙方都在誇大威脅。但這實屬無事生非。

很多報道都聲稱,中國大陸“挑釁性地侵犯”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彷彿那是某個國際公認的、神聖不可侵犯的邊界。而實際上,它只是台灣山頂雷達的掃描區域,其中相當一部分覆蓋的是國際水域,在那裡各國都可以自由航行和飛越——正如美國及其盟友常常宣稱的那樣。這個“防空識別區”還有一大部分覆蓋中國大陸管區。如此一來,中國的例行訓練飛行可以是“侵犯”,而西方海空軍在中國周邊的類似活動卻被說成對中國的合理“遏制”。事實上,雙方的行動都是由來已久的慣例,其他的不過是文字遊戲。

美國和中國都不會輕易讓戰爭發生,客觀原因雙方卻很少闡明。首先,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仍承諾建設相互依存的全球貿易投資網絡。到目前為止,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哪怕是一場有限的武裝衝突也會摧毀兩國經濟,更別提全面戰爭了。

雖然美國自從二戰以來打過很多場戰爭,但美中兩國現在的口角完全不同於美國與前蘇聯的冷戰,更不用說熱戰了。真正的冷戰涉及貿易中斷,美蘇衝突開始減弱,也是因為上世紀70年代貿易的恢復。衝突最終結束,是由於蘇聯在全球經濟中利益增大,這加速了它的崩潰,尤其是在面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的時候。此外,自從冷戰開始以來,美國的戰爭都發生在對全球經濟無足輕重的國家。事實上,這些戰爭推動了美國企業中所謂軍工聯合體(MIC)的發展——艾森豪威爾總統曾在他的著名演講中告誡人們警惕軍工聯合體的影響力。

今天,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促進和平,因為大多數現代產品都需要龐大的全球供應鏈所提供的物品。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夠經得起貿易大中斷,而不會出現災難性的生產瓶頸、通貨膨脹和大規模失業。新冠疫情帶來的破壞已經凸顯了這一教訓。目前生產瓶頸問題正通過電子電路、航運、紙製品等各行各業擠壓着全球經濟,而與中國開戰將產生更大的破壞性。

中國在世界貿易中佔有最大份額,它本身也依賴大量重要物資的不間斷進口,其中包括電路、石油和天然氣、鐵礦石、煤炭、銅,甚至糧食。西方媒體常把南海和台灣海峽稱作重要的國際航道,但這種“重要”是對誰而言呢?美國經由這片水域的大部分貿易都流向中國自己,而日本和韓國等美國盟友的貿易線可以在戰爭期間繞道菲律賓以東。但是,如果這些路線被戰爭封鎖,中國自己的海洋通道就會嚴重受阻。而且中國大部分貿易是與美國及其盟友進行的,不管怎樣它都可能遭到禁運。一個面臨此等脆弱性的國家是不太可能破壞貿易體系的,這個體系曾讓它擺脫貧困,並躋身全球經濟前列。

美國及其盟友擁有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網,擁有無與倫比的海空力量,它們才似乎更有能力對抗中國,而不是中國反對它們。但美國由金錢驅動的政治受兩黨大企業金主的支配,這些大企業又依賴與中國的買賣。當然,從全球武器銷售中獲利的軍工聯合體因為口水戰而發財,這對它們來說是極好的廣告。尤其是,最近美國從阿富汗和其他戰爭中撤出,如果沒有“中國威脅論”,武器銷售就可能萎縮。這種想法很可能是最近宣布澳英美安全協議(AUKUS)的動因,通過該協議,美國和英國將向澳大利亞提供它們的核潛艇技術。

但另一邊是更強大的美國金融和工業企業遊說團體,它們與中國有大規模的貿易和投資。在華美國企業銷售的產品比美國公司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多好幾倍,許多美國公司在中國賺取的利潤比在本國還要多,一旦利潤豐厚的中國業務中斷,它們將蒙受巨大損失。雖然世界上許多媒體反覆強調所謂的中國侵略威脅,但華爾街仍對龐大的中國市場擴大准入這一前景垂涎三尺。美國企業大亨們不會在戰爭迫在眉睫之際投資,他們與太平洋兩岸的政客都有密切接觸,故而也許比普通民眾更了解和平經商的因由。

此外,如果中國真如二戰前的日本和德國那樣計劃發動一場侵略,那它的武裝速度也遠遠沒有達到必要的程度。中國武器開支佔GDP的比重低於美國,也遠低於冷戰期間的任何一個大國。儘管如此,中國仍是世界上軍費開支第二大國家,但要挑戰世界超級大國是遠遠不夠的,尤其還要考慮到其他主要工業強國都是美國的長期軍事盟友。與美國和它的許多盟友相比,中國受過軍事培訓的人口比例也要小得多,近年它在這方面的支出和培訓都沒有增大加快。即使面對台灣這樣的中等軍力,中國也沒有投資大量的兩棲、海軍和空軍力量,而這些是對台灣發起一場諾曼底登陸式進攻所必需的。在其他文章中,我分析過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難度。如果現在這種情況下都困難重重的話,那麼“中國威脅論”又從何說起?就目前來說,只是一堆空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