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陳德銘 CCG名譽主席、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理事、前商務部部長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如何應對複雜國際局面

2021-08-12
Chen-Deming.gif

2021年,世界各國在後疫情時期面臨經濟恢復分化與全球流動受阻,多極格局在大國博弈中日漸顯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全球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作為一個初步成功管控疫情的經濟體,中國經濟正在強勁復蘇。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GDP達53.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中國經濟顯示出的強大韌性,為全球經濟加快復蘇注入能量,也給世界各國增添信心。

我們清醒地看到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正在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將如何擔當,以維繫全球化趨勢和捍衛自身的發展權?我謹就此談幾點看法:

一、關於當前國際形勢

一是全球新冠疫情依然嚴峻。截至7月29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約1.97億,累計死亡病例超420萬。世衛組織7月28日表示,“德爾塔”毒株已蔓延到至少132個國家和地區。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統計,疫情可能會演變成為一個長期困擾人類的問題。各國如何在防控疫情和恢復經濟之間加強合作、尋求平衡,是一個急需探討的問題。

二是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各領域交流合作均受到嚴重干擾。今年以來,中美雙方政府在阿拉斯加、天津進行了兩次對話接觸,但似乎並未取得眾人期望的成果,雙方依然存在巨大分歧,美國至今不接受中國提出的底線。反觀經濟層面,據中國海關統計,雖受貿易戰影響,今年上半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達3408億美元,同比增長45.7%,佔到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2%。可以看出,兩國經濟互補性極強,政冷經熱是基本點,相向而行仍可期待。

三是中歐之間需要“對話”而非“對立”。2020年疫情之下,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盟與中國貿易總額達5860億歐元。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0%。誠然由於某些分歧,歷時七年、35輪談判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目前暫時被凍結,何時正式簽署仍存不確定性。現階段歐洲的民粹主義沉渣泛起,歐盟一些大國還將面臨領導層更迭。但是,中歐長期合作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因為這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

四是多邊領域的合作與博弈方興未艾。多邊領域的合作,尤其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打擊恐怖主義和避稅天堂方面,在太空探索、減災防災、幫扶欠發達地區和共建基礎設施等方面,既是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應有的貢獻,也是自身持續發展的必要。然而,特朗普主義陰魂不散,西方的安全觀亦在發生變化,中國屢屢被作為戰略競爭對手,經貿問題嚴重受政治化影響,多邊規則改革南轅北轍形不成共識。美國悍然公開破壞WTO上訴機構,並在審議中給中國扣上一頂頂帽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好消息是新一屆WTO總幹事和副總幹事已經走馬上任,人們期待11月舉行的第12屆部長會議(MC12)有提攜信心的看點,至少不能是一個失敗的年會。

二、中國的發展要順應世界大勢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必然和中國的選擇。中國加入WTO已經20年,贏得了最好的發展機遇期。今後我們將會有一段艱辛的爬坡歷程,這不僅源於國際環境的某種惡化,也源於我們自身的經濟調整和結構性改革,源於創新驅動的艱辛和金融風險防控,源於生態環境治理和資源稀缺限制。為此我認為中國要做的:

一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發展歷來以內循環為主。要逐漸把以投資為主的內循環轉向以消費為主的內循環,必須修復消費力、消化失業率、降低企業“死亡率”,保持國際收支穩定。擴大進口,可以滿足國內擴大生產和激勵消費的需求,而這又需要擴大出口保持外匯的基本可供。目前的出口創匯,尤其是機電產品的出口,主要仍是外資企業和台資企業。繼續擴大開放,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尤其是擴大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是中國政府可預期的長期政策。

二是以鬥爭求合作妥善處理中美競爭。本質上,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中國老百姓選擇了適合國情且與美國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這種制度的優勢正在與日俱進的彰顯。美國是一個超級大國,正在從巔峰下行,這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國家生命周期規律。200多年來美國的社會制度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固有的缺陷。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國家還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改革開放,需要向其他民族學習。與美國的合作,利於我們的發展繁榮。但是決不能允許美國限制我們的發展權利,其實也是根本限制不住的。中美確實存在競爭的一面,中國企業希望競爭是有多邊規則可遵循和獲保護的。違反規則是要鬥爭的。

三是妥善應對美國盟友的協美扼華。針對美國盟友可能的“協美扼華”舉動,要未雨綢繆,有針對性地多做分化瓦解工作,設置底線、適度寬容、曉以利害、促其克制。美國的盟友心態複雜,既要取得美國的安全“護身符”,又要與中國做生意,且其立場也受國內政治生態的制約。這就是當前地緣政治下的“牆上蘆葦”現象。中國應堅守底線,以求同存異的方式與其交往合作。學習講好中國故事,多國家利益討論,少意識形態辯論。

四是積極支持多邊機構正常履職。堅守多邊主義從根本上講要以公平非歧視為原則,例如支持恢復WTO上訴機構的功能作用,贊成WTO實行必要改革。把本國的改革開放舉措落實好,則在多邊改革中將有更大的迴旋餘地。對於從長期看符合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大方向的多邊改革,中國應盡量選擇支持,並在博弈中換取於我有利的條件。例如,國有企業改革中使財政補助公開透明的問題,產業政策中對民企、外企與國企一視同仁的問題等等。

(本文為作者在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講話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