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明昊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過度競爭不會讓世界「更美好」

2021-07-02
8a9830a2e4d2d633623fed02595cdd1f.jpg

在近日結束的G7峰會上,拜登政府推動各方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倡議。該倡議強調發達民主國家將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以應對超過40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被認為是旨在抗衡“一帶一路”合作的重大戰略舉措。

過去幾年,特朗普政府在全球範圍內對“一帶一路”展開阻擊戰。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包括軍方領導人使用“掠奪性經濟”、“債務陷阱”等一系列負面概念給“一帶一路”貼標籤,要求相關國家不要參與或退出“一帶一路”合作。美國國會議員也宣揚“一帶一路”是中國謀取全球霸權的工具,美國必須加以抗衡。這些話語更多帶有誇張和臆想的成分,是為了在推動對華競爭方面進行戰略動員。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博黛蓉((Deborah Brautigam)等美國專家已經通過他們的實證研究,表明“一帶一路”並不是什麼“債務陷阱”。

顯然,無論美國如何製造針對中國的“話語攻擊”,都難以滿足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新冠疫情的發生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需求,大量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困境正變得更加嚴重。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發佈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展望》報告,2016至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預計是94萬億美元。按照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統計,截至2020年7月,與“一帶一路”有關的項目投資總額約為3.7萬億美元。顯然,面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資金缺口,“一帶一路”合作根本無法包打天下。

實際上,拜登政府推動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從側面表明了“一帶一路”合作的價值及其取得的進展。如果美國願意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更多的支持,這是值得歡迎的。但是,如果美國只是把“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當作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的工具,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害美國自身的信譽和領導力。

“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實際上是拜登政府“重建更美好美國”方案的延伸,它反映了拜登政府所關注的政策優先領域。該倡議主要聚焦四大問題:氣候變化、健康和衛生安全、數字技術、性別公平與平等。這一倡議的覆蓋範圍是全球性的,在白宮發佈的聲明中,美方重點提及了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非洲以及印太。為了強化“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與“一帶一路”合作之間的區分,美國方面提出了六點指導性原則,包括價值觀驅動、以發展性融資動員私營部門、增強多邊發展銀行和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毫不掩飾“重建更美好世界”與“美國就業計劃”之間的聯繫。白宮此前提出擬投入2萬億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但是這一計劃遭到共和黨方面的強烈反對。白宮聲稱,“重建更美好世界”可以為美國企業創造商機,為美國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並在國際上展現美國的競爭力。對於如何推動美國企業在海外積极參与基礎設施建設,拜登政府強調要充分利用美國國際發展融資公司(DFC)、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進出口銀行、美國貿易和發展署等機構的力量,並進一步擴展“交易顧問基金”(Transaction Advisory Fund)等機制。

拜登政府推動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引發了不少質疑。第一,美國等G7國家到底會為這一計劃提供多少資金支持,資金的來源如何得到保障?這是根本性的問題。第二,“六點指導性原則”實際上是發展中國家參與這一倡議的附加條件,環境保護、勞工權利、金融可持續性等方面的高標準可能會讓相關國家對“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望而卻步。第三,美國企業不願意參與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是一種“痼疾”,拜登政府開出的“藥方”難以給私營部門提供有效的激勵。第四,七國集團圍繞哪些地區是“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的重點實施區域存在分歧,歐洲國家希望是非洲國家,日本則注重亞太國家,美國更關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

顯然,“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要想得到真正落實,還需要經歷很多考驗。此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藍點網絡計劃”等舉措並沒有取得多少實際進展,不少國際分析人士擔心,“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倡議存在的另一大風險在於,它過於強調與中國的競爭和對抗,從而使該計劃的正當性受到損害。無論是歐洲國家還是日本,都不希望陷入與中國的零和博弈。

正如英國首相約翰遜所言,G7推動的倡議應當“展現我們支持什麼,而不是我們要反對誰”。美國等國應真心實意地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困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與中國展開競爭的“角力場”,過度競爭並不會帶來“更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