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肖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美俄關係「暫時性觸底」,中美應尋求競爭關係下的「暖和平」

2021-07-01
微信圖片_20210702103619.gif

籌備數月的美俄日內瓦峰會大約四個小時就結束了,會後白宮發佈了《美俄總統關於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拜登認為會晤是積極的,普京對會晤表示滿意。會前,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 RDIF 首席執行官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對美國媒體說:“美俄關係是一把落下的刀,我們需要在 16日接住這把刀,阻止它掉到地上。”從會晤結果看,美俄似乎接住了這把落下的刀。

儘管美俄峰會前釋放了很多議題,但若從利益角度看,雙邊關係的戰略穩定、國內政治博弈和全面評估正在醞釀的對華政策可能是美俄峰會最直接的驅動力。

首先,維護雙邊關係戰略穩定的需要。冷戰結束後,美國通過北約東擴率先改變了戰後形成的歐亞地區秩序。藉助俄格戰爭、烏克蘭危機,俄羅斯暫時阻止了北約東擴的勢頭,但這並沒有解決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問題。在美國多輪制裁和俄羅斯的反制裁下,美俄雙方能夠迴旋的空間越來越小,俄羅斯與北約成員國及其夥伴關係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於是,美俄需要坐下來協調雙方利益,避免武裝衝突。

其次,美俄兩國國內政治的需要。拜登任美國總統後,發展了前任的“美國優先”原則,把內政與外交相結合,試圖把美國打造成“成功國家”的典範,向外宣稱“美國回來了”。在高舉多邊主義大旗的同時,贏得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是拜登更關心的事項。因為假若民主黨不能保持優勢,將直接影響拜登後兩年的執政效率及2024年總統選舉結果。同樣,普京也面臨著諸多國內問題,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發展影響巨大,俄羅斯需要獲得西方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扭轉被國際體系屏蔽的局面。此外,贏得2021年俄羅斯杜馬選舉也是普京及其所屬政黨——統一俄羅斯黨所關心的事項。

第三,制衡中國的需要。中俄關係是美國評估對華政策的關鍵指標之一。由於北約的存在,拜登政府可以更多地依靠其北約盟國威懾俄羅斯。因此,若能穩定美俄關係,美國就可能騰出手來在亞太地區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表面上看,拜登對華政策強硬能夠提高俄羅斯向中國討價還價的能力,但從均勢角度看,普京不會追隨拜登制衡中國,因為在單極體系中,緊密的中俄關係是俄羅斯保持全球戰略平衡的砝碼,如果這種戰略平衡被打破,俄羅斯與美國抗衡的工具就只剩下核武器了。

毋庸置疑,美俄峰會對改善兩國關係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顯然這次峰會並沒有找到解決雙方問題的答案。在安全利益上,美俄存在着結構性問題。首先是大部分北約新成員國及夥伴國對俄羅斯的敵意不會減弱。2021年4月,俄羅斯派軍艦從海上威懾烏克蘭,並派遣數萬士兵到俄烏邊境,這種做法加重了北約新成員國及夥伴國對俄羅斯的敵意。波羅的海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針對俄羅斯在其鄰國採取的軍事行動將加強國防合作,並探索聯合採購合作。對拜登政府取消對北溪2號的制裁,波蘭表示這將對中歐和東歐能源安全構成威脅。在南高加索地區,格魯吉亞國防部長今年5月強調了北約-格魯吉亞的重要性,並承諾將把GDP的2%用於國防建設。其次,雙方軍控合作的領域有限。美俄同意延長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雙方分歧最小的領域,美國更希望與俄羅斯在戰術核武器上展開談判,而戰術核武器是俄羅斯彌補其軍力不足的重要補充。目前,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在規模上超過美國,這是俄羅斯與美國及其北約盟友軍事鬥爭的資本。此外,美俄兩國在太空、網絡空間和人工智能等新軍控領域方面的合作更加困難。

在全球戰略力量失衡的狀態下,美國總能輕而易舉地從孤立主義國家轉向國際主義國家,但實現自己安全利益的目標從未改變。針對中國的“系統性威脅論”是個偽命題,從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國家利益的需要出發,中國樂於見到美俄關係改善,使歐亞地區秩序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而站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視角看,美俄關係改善會給中國帶來一些壓力,美國定會把手中的戰略資源轉移到對華政策上,激化中美戰略競爭的烈度。為此,中美需要創造更多的溝通渠道,努力尋求競爭關係下的“暖和平”。在美俄峰會結束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美方正考慮安排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歡迎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因為這有利於全球戰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