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朱松嶺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如何看美國參議員訪台

2021-06-26
v2-1e6cb3e05962a0ff5fa465fe846c06a1_1440w.gif

6月6日,美國三名跨黨派參議員乘坐美軍C-17運輸機竄訪台灣,對此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國台辦表示“堅決反對”,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那些期待利用這一事件叫板大陸、測試大陸底線的人有些失落,難道精心炮製的事件就這樣落幕?難道大陸就是用這樣的措施應對1979年後美國參議員首次乘坐軍機訪台?

首先,這一事件的解讀可大可小,因為存在太多模糊空間。一是,1979年之後美軍運輸機到台不只一次,但每次都有救災或者人道主義援助的情形。這次機上乘坐一名殘障參議員,從人道主義立場解讀在尺度之中,進一步上綱上線亦無不可。二是,美國參議員訪台不是第一次,與台灣當局領導人會面也不是第一次,每次中國都向美方釋放“堅決反對”的明確信號,此次也不例外。但若解讀尺度再大一點,採取的措施再嚴厲一點,亦在預料之中。三是,這次美國參議員訪台帶去捐贈疫苗的信息,雖然有與大陸叫板的成分,但也有人道主義因素,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抗疫是第一位的,表明態度、亮明底線之後,臨時不採取進一步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正值中國共產黨百年大慶前夕,恐怕這也是中方反應方式相對克制的原因。黨的百年大慶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大事,也是中國人期盼和精心準備許久的大事,慶典不鬧事、不惹事,不擴大事端,是中國的傳統。用慶典回顧歷史、肯定現實、展望未來,用慶典凝聚人心,是中國政治的重要方式。慶典的重要性西方人未必理解,如何對待和運用慶典也是中西政治文化差異的表現。但克制不意味着中國認為美國參議員乘坐軍機訪台不重要,沒有觸碰中美關係的底線。

第三,美台經常用這類手段測試大陸底線,是一種非常無聊的遊戲,但積累多了非常危險,必然招致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的質變。民進黨當局和島內一些政客最喜歡炮製類似事件,藉以表達美台關係的牢固,並通過炒作此類議題轉移島內民眾對執政不利的不滿,美國部分國會議員也喜歡參與類似事件,以博取知名度和利益。美國和島內部分政客從長期操弄這類事件中嘗到甜頭,不斷加碼錶演,以為中國大陸只會口頭抗議,這是大錯特錯,是不了解中國政治,是對中國的戰略誤判和戰術誤判。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一直宣示對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沒有變,也就是不會輕易採取斷然措施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但島內部分政客妄圖借中美博弈大局搞“依美謀獨”,不斷遊說美國政客,希望美國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了解台灣問題來龍去脈的政治人物也日漸凋零,唆使政府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的力量不斷抬頭。中美兩國之間有競爭,也有合作,中國會根據中美關係大局確定相關政策,但如果不斷挑戰中國大陸民眾的耐心,挑戰中國政府的宣示和尊嚴,必然招致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和變化,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也會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