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 楊璨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能源問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領導人氣候峰會召開在即,國際社會各有所期

2021-04-27

4月22-23日,美國總統拜登將組織召開領導人氣候峰會,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截至目前,美國已邀請了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38個國家領導人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和歐洲理事會主席。除了各主要國家領袖外,部分深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如孟加拉、馬紹爾群島、不丹等國領導人也受邀出席。作為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場重大氣候外交,並且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最高級別的氣候峰會,此次會議備受矚目,東道主美國及國際社會各有所期。

美國:重拾領導力,重塑氣候信譽

美國將在本次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宣布“具有雄心的”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將其作為《巴黎協定》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承諾到2030年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48%至50%,甚至進一步提高到53%。而氣候遺產顯著的奧巴馬政府僅承諾到2025年溫室氣體較2005年減排26%-28%,相比之下,拜登的目標幾乎翻了一番,如此激進的減排目標正是拜登政府尋求重獲國際信任和樹立榜樣形象的方式之一。

與此同時,舉辦領導人氣候峰會也是拜登對競選承諾的兌現。其上任當天即宣布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並於就任百日內召集領導人峰會,以激勵國際社會奮起對抗氣候變化的努力。本次峰會還將重新召開由美國主導,17個國家參加的主要經濟體能源與氣候變化論壇。小布殊和奧巴馬政府都曾舉辦過該論壇,而特朗普任期內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並放棄了這項活動。本次峰會和論壇都將成為拜登政府氣候外交戰略的重要抓手,其成功舉辦將有利於美國鞏固盟友關係,恢復其在國際社會的氣候信譽,展現其在氣候多邊進程中的領導力。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也將優化拜登政府在國內的施政環境,有利於獲得更多環保主義者的支持,為其剛剛推出的2.2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爭取更多的民意支撐。

中國:堅定立場,展現大國擔當

中國外交部表示已收到峰會邀請,正在研究。從《巴黎協定》的簽訂到生效,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做出了積極努力和貢獻;在疫情蔓延,美國上屆政府斷然“退群”,國際氣候合作陷入停滯之際,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極大的提振了全球信心。可見,全球氣候合作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和引領。領導人氣候峰會若缺少了中國,勢必也不是成功的峰會。4月14日晚,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抵達上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將同其在上海舉行會談。作為拜登政府首位訪華的內閣成員,白宮方面表態稱克里此行是一次聚焦氣候變化合作的訪問,更多是一種功能性的。筆者認為,克里此行主要是為即將舉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進行“遊說”,雙方在會前進行互表。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會參加本次峰會,但中方必將堅定立場,在國際社會已有框架下按照既定路線與拜登政府的氣候計劃進行對接與合作,不做有損中國利益的妥協。

歐盟:中美間的橋樑,藉機宣揚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洲議會於3月10日投票通過了支持“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決議,意味着從2023年起將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徵收碳邊境稅。該機制主要通過避免“碳泄漏”來應對氣候變化,並為歐盟綠色新政提供資金支持。歐盟或期望通過此次峰會,向他國解釋CBAM的設定、機制,符合WTO原則等,以期爭取更多的認同(特別是美國),從而在格拉斯哥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上能夠進一步推進。雖然在競選期間,拜登和哈里斯都明確表示支持碳定價和碳稅,但如此激進的環保策略拜登政府目前很難直接接受,因為一旦贊同,美國或成為歐盟碳邊境稅的納稅大戶,而這是國會兩黨都不願接受的。但也不排除為聯合壓制中國,歐盟與美國相互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此外,歐盟與中國是當前國際氣候合作的引領者,美國也需要歐盟在中美間發揮橋樑作用。就在克里訪問上海期間,應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習近平主席將出席4月16日的中法德領導人氣候視頻峰會。

本次領導人氣候峰會不論是否會達成共識,或取得進展,亦或只是坐而論道,都將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一次考驗,是對拜登政府氣候外交戰略的考驗,是對新時代非傳統安全下大國博弈的考驗,也是全球變暖過程中大自然對人類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