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以審慎務實態度看待安克雷奇會晤

2021-03-24
李岩.jpg

3月18日至19日,中美兩國高層官員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舉行會談,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以來兩國高級官員首次面對面會談。會晤之前美國在一系列問題上展現對華施壓姿態,會晤之初雙方唇槍舌劍,這些顯然給廣受關注的會晤投下陰影。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以一種審慎和務實的態度看待此次會晤,看待充滿諸多複雜性的中美關係。

鑒於中美關係持續下滑的背景,此次會晤的積極意義不應受到忽視。其一,此次會晤是落實兩國元首通話內容的重要舉措,有助於開啟中美未來一段時期的互動進程,打破對話交流的“冰封”狀態。特朗普任期對中美關係氛圍造成極大破壞,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導致中美一百多個對話交流機制幾近全盤停滯。上述背景之下,以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為引領,此次安克雷奇會晤對於中美重啟溝通交流意義重大。正如王毅外長所言,“對話總比對抗好”。

其二,此次會晤是兩國就各自治國理政議程和戰略意圖的一次全面交底,有助於釐清各自利益訴求和政策底線,防止中美關係繼續滑向“新冷戰”。中國開啟“十四五”規劃的新征程,美國新一屆政府上台,兩國藉此次會晤充分闡釋各自國家政策優先考慮,圍繞重大和敏感問題闡述各自關切、明晰政策底線,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扭轉前期因溝通欠缺而導致的誤解誤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不尋求與中國衝突”,大體上呼應了中方長期強調的“不衝突不對抗”原則。

毋庸諱言,安克雷奇會晤顯然不足以扭轉中美關係持續下行的現實,也無法消除兩國關係業已存在的諸多結構性矛盾。在諸多媒體關注下出現的激烈外交交鋒,正是中美關係當前所處困難局面和複雜性的充分展現。從此次會晤情況看,在台灣、香港、新疆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國仍然懷有強烈的干預意圖,繼續將這些議題作為拖慢中國發展、製造崛起障礙的重要抓手。在高科技競爭、全球產業鏈重塑、亞太地緣政治布局等領域,拜登政府似乎也在編織一套新的“意願聯盟”來打壓中國。同時,拜登政府在很多問題上不僅承襲了特朗普的手法,而且更加重視運用民主黨傳統的戰略思維,試圖漸進而有序地形成一整套長期、縝密的對華遏制思路。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會晤中美國展現出的對華強硬蠻橫一面,不僅有其自身戰略設計的考量,也顯示其越來越受到國內政治的影響。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過去四年所採取的極端政策,極大惡化了兩國關係氛圍,破壞了中美關係的根基。近期皮尤和蓋洛普的兩項民調均顯示,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觀感持續趨向負面,“中國威脅”的認知正成為美國社會相當多人的一個共識。拜登政府高官頻繁談及“中產階級外交”,渲染所謂“美國人民生活方式面臨的威脅”,似乎也有利用國內民意為其對華決策服務的考量。另一方面,實力對比的動態變化也在改變兩國的心理認知,進而對各自政策選擇產生直接影響。無論是2020年中美經濟總量差距因為疫情而迅速拉近,亦或是近期美國相關機構渲染“2021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能超過中國”,無不反映出實力基本面的變化對兩國心態造成的現實衝擊。拜登執政後,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疫苗接種超過預期,1.9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得以通過,這種開局順利態勢也可能對美國下階段的對華心態產生影響。

布林肯國務卿在其首次外交政策演講中表示,美國對華將在“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應該競爭的時候競爭,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這一表態反映了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思維,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中美關係複雜性的一種認知。安克雷斯會晤充分反映了中美關係的這種複雜性。此次會晤能否開啟中美互動的新形態,抑或成為兩國關係持續下滑的又一導火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國能否秉持戰略思維並切實承認複雜性的存在,取決於兩國維護共有利益和展開務實合作的決心。對中國而言,更需要認識到中美競爭的長期性,同時在看清美國本質和意圖的前提下亦不放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