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馬曉野 上海世界觀察研究院創建院長

中美需建立抗疫互信並採取具體行動

2020-05-10
233.jpg

中美關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遺憾的是,近年來,雖雙方上層極為重視,世界各國特別關切,但兩國關係急劇惡化。經貿甚至全面關係“脫鉤”的陰影在雙方的相互高調指責和懲罰性、報復性關稅的不斷加碼中越發濃重。幾近絕望之際,人類社會受天遣般遭遇新冠病毒的襲擊。疫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貿易交流減速、諮詢服務業停滯等巨大損失令人震驚。中美關係全面脫鉤的後果與任由疫情肆瘧全球可能產生的前景,在陰暗的灰度上難分伯仲。

新冠病毒是人類社會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大威脅和考驗。抗疫的首要目標是阻止疫情蔓延、減少生命損失、降低次生經濟損失。只有這樣,才能減緩疫情衝擊給各國、國際治理體系以及國際社會帶來的嚴重打擊。這是各國和國際社會領導人面臨的最大政治挑戰,也是擺在中美兩國領導人面前最優先的政治議題。

兩個處在全球抗疫中心、不得不發揮重大作用的國家,在共同面對重大威脅時可以做些什麼?在G20達成壓倒性政治共識基礎上應當怎樣開展實際工作?

首先,要認識到信息透明對抗疫的重要性。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病毒,人類對它知之不多,何況病毒還在不斷變異過程中。科學家、醫生和政府管理者都像做拼圖一樣,試圖更多了解實際情況和摸索規律,以便在防疫、治療、檢測及社會組織方面推出更科學更有效的對應措施。現在各國還在“盲人摸象”,一些數據的缺失使大家得不到一個較完整的圖像。而掌握決策權的政治家、政府管理者在只了解部分信息的情況下加入臆斷做出決策難免進退失據,導致社會更加恐慌。

到目前階段,各國的抗疫都不能說是沒有瑕疵的,各國目前都還沒有交出滿分的答案。現在對病患的基本統計還在不斷調整,檢測技術的進展也讓人們對已有數據進行再思考。各國都需要根據本國和其他國家對疫情的新認識,來對現行隔離和行政管理措施不斷進行調整。

第二,追責與索賠是對人類共同抗疫的負面干擾。國家間的追責和經濟索賠、個人的跨國集體訴訟動議對應了人們面對疫情的焦慮心理,形成不小的輿論漩渦。國際公法似乎為各國處理國家間的責任糾紛提供了一個平台,但其舉證則沒有多少成熟的案例可資借鑒。在國際私法方面,集體侵權訴訟管轄的個人與他國主體之間的糾紛,有些是“可訴”的,有些則比較明確是“不可訴”的。這方面的著名例子是一些國家在處理二戰遺留的個人跨國求償訴訟時,由民間為主設立賠償基金,對跨國訴訟個體提供補償或賠償,對方政府並不在法律上擔責。

拋開法律規定和司法制度的複雜不談,目前,圍繞追責與索賠,國家間有雙方同意的跨國執行安排嗎?有多邊強制實施安排嗎?如果沒有,最終還不是需要主權國家通過外交談判來協商解決嗎?除了外交談判,武力追索的行為效果如何才能與發動戰爭不划上等號?更何況武力追索等於全面禁航加經濟封鎖,這是具正常思維的人希望見到的狀況嗎?

第三,中美政治家的首要合理選擇,是兩國立即開始磋商和談判。必須指出的一點是,拋開抗疫物資供應不談,從總結經驗教訓、追蹤疫情發展、掌握病毒變化等方面看,全球抗疫不能沒有中國。全球聯手抗疫需要各國做到疫情透明和數據共享,而這一簡單的智慧變成現實需要政治家們付出超常的努力。沒有擔當地追隨所謂民意,是精英們放棄責任的表現。在人類共同抗疫這個最大的政治面前,政治家們的選項並不多,合理選擇是中美兩國從法律和程序上排除各種對抗疫信息交流與共享的干擾,建立對調查數據、實驗數據、治療數據、統計口徑變化數據的調整回顧和共同分析,據實就相關建議做出一整套安排,為全球共同抗疫構築必要的基礎。這些安排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下的。這既是排除民粹主義干擾開展合作之必需,也是雙方嘗試建立互信、扭轉雙邊關係急轉直下的一個抓手。

國際社會必須在G20會議共識基礎上採取具體行動。中美兩國應擔負起歷史賦予雙方的領導責任,通過政治家的努力把引領全人類抗疫的理性選擇變成現實的抗疫行動。也許中美兩國關係回不到從前,但兩國不能在非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