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陶文釗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的「銳實力」:幻想、誤讀和誤對

2018-01-26
S4.jpg

最近,美國一家名為“國際民主研究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的智庫發表一份長達150多頁的報告,標題是《銳實力:上升中的集權主義影響》。報告說,中國和俄羅斯花費數十億美元巨款,運用各種手段,諸如人文交流、各類文化活動、教育項目以及傳媒和信息項目,在世界各地營造公共輿論和觀念。這種影響既不像硬實力那樣具有強制性,也不是軟實力那樣的“魅力攻勢”,因此他們稱之為“銳實力”。報告聳人聽聞地說,這種“銳實力”是中國的“投槍匕首,甚至是注射器”。報告詳細講述了中國與俄羅斯在拉丁美洲、中東歐一些國家影響力的增長,但顯然作者心裡想的是它對美國的影響。實際上,去年年底美國國會-行政部門委員會就舉辦了“中國伸展長臂輸出特色威權主義”的聽證會,被有的外媒稱為“反擊中共意識形態入侵的美國號角”。於是“銳實力”這個詞在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熱門起來,有的大學拒絕了中資基金會的資助,甚至特朗普總統都下令調查“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在我們中國學者看來,這真是有點“倒轉乾坤”了。

對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西方尤其美國常常是有誤解的。

一百多年來,美國人在對華關係中一直有一種“傳教士的心結”,希望把中國基督教化,希望按照美國的方案來改造中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許多美國人以為改革必定導致“自由化”,中國必定走上西方民主道路,美國人憧憬了一個多世紀的夢想就要實現了。蘇聯解體及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政學兩界更是普遍認為“共產主義已經終結”, 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中國將步蘇聯的後塵。在中美談判中國加入WTO時,不少美國人又認為,中國融入國際體系後,自由市場經濟必定帶來政治上的民主化和多元化。但美國對中國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經過近40年的探索和努力,中國成功地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它既不同於前蘇聯的體制,更有別於西方的期望。於是不少美國政界、學界人士在感到幻滅的同時,又把中國的發展道路視為對美國的一種挑戰。

所謂“銳實力”的說法,正是“中國挑戰”的具體體現。其實,不干涉別國內政是中國長期奉行的對外政策原則,尤其是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聚精會神搞建設,嚴格實行不干涉別國內政,這一點連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也是公開承認的。他在2005年9月有名的“利益攸關方”的演講中就說:“今天的中國不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的蘇聯,中國不尋求輸出激進的反美意識形態”。但是,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用互聯網連接起來的世界,中國與美國相互之間各種各樣的聯繫比以前的時代多了不知多少,這種聯繫是割不斷的。毋庸置疑的是,在過去近40年中,美國對中國的影響遠遠多於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在教育、影視、音樂、體育等各個方面都是這樣。中國球迷如痴如狂地觀看美國NBA聯賽的轉播,中國的電影城裡放映着好萊塢大片,從《星球大戰》到《血戰鋼鋸嶺》。就我們國際關係研究來說,大學老師在課堂里講的,學生在論文里寫的國際關係理論,無論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還是建構主義,都是美國的國關理論,以致近年來一些學者呼籲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理論。國關如此,很多別的學科也差不多。但是隨着中國國力的增長,中國對外部世界也是必定會產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也要走出去,如同中國的產品、技術和資金一樣。只是中國軟實力增長大大滯後於硬實力的增長,以致一段時間來媒體上一直在討論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關於“銳實力”的這個報告把正常的人文交流都看作是中國拓展“銳實力”的渠道,這種說法表明作者對自己太不自信了,對中國的影響則是太過敏感,“警惕”過分了。美國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技術輸出國,也是最大的精神產品輸出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對別國的干涉、滲透能力比得上美國,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剛剛開始對外部世界產生一點影響,一些美國學者就大呼小叫“狼來了”,這真是讓我們這些研究美國的學者非常出乎意料。

世界各國的文化和文明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的,在古代尚且隔不開,更不要說在全球化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了。在商品和資本全球流通的時代,要把各國的文化隔絕開來真是異想天開了。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就說得很明確,中國一定要打開國門,把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都學習借鑒過來,建設自己的國家。中國這樣做了,並取得了成功。特朗普要在美墨邊境築一堵牆尚且不易,要在中美人文交流中構築起無形的牆,實在是逆歷史潮流的想法。

美前副國務卿斯坦伯格2009年9月在著名的“戰略再保證”講演中說,美國已經準備好中國登上國際舞台,準備接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實際上,美國並沒有真正準備好,尤其是心理上沒有準備好。中國登上了舞台,美國還是不舒服。但中國總是要繼續發展的,不論美國喜歡不喜歡,中國的影響力也是要繼續增長的。美方還是要逐漸做些心理方面的調整才是。不論哪個國家,我們都要做順應歷史潮流的事情,不能做違背歷史潮流的事情。在過去多年中,中美兩國的人文交流不斷拓展和深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兩國人民都受益、都高興。希望兩國今後的人文交流比以前做得更好,而不是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