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鄭羽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俄區域合作新態勢對中美俄三角關係的影響

2017-10-26
S2.jpg
美聯社

如果說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包括全球層面、地區層面和雙邊層面三個領域,那麼,兩國在地區層面的合作不僅落實了雙方一系列全球戰略共識,而且也加強了中俄兩國的相互信任,助推了兩國的一系列雙邊合作。

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直至金融危機爆發前,中俄之間不僅有國家安全和主權問題上投桃報李式的相互支持,如反對車臣和台灣獨立,兩國在周邊安全問題上也進行了較為緊密的戰略協作,如“911”事件後的中亞地區和第二次朝核危機後的六方會談。

與上世紀90年代比較,近幾年來,中俄在一系列地區安全問題上進行戰略協作的領域明顯減少,在一些敏感問題上的相互支持有所弱化。例如,俄羅斯沒有參加2016年初啟動的阿巴中美(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和美國)四國關於阿富汗和平進程的磋商機制,也沒有參加同年8月啟動的中巴阿塔(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與塔吉克斯坦)四國軍隊反恐磋商機制。在六方會談機制終止後的朝核問題上,中俄的外交協作也有所鬆弛,例如,2017年4月,俄羅斯否決了中國支持的譴責朝鮮試射導彈的安理會聲明,2017年9月3日,朝鮮進行氫彈試驗,朝鮮半島危機進一步加劇。儘管中俄聯合制定了解決危機的“路線圖”,表達了反對半島生戰生亂的共同立場,但俄羅斯不贊同對朝鮮施加制裁壓力,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2017年9月7日表態說,經濟制裁是半把鑰匙,承認制裁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在涉及到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上,雙方的交叉支持也開始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局面。例如,2008年8月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後,俄羅斯支持和承認原屬格魯吉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賽梯地區獨立,中方沒有承認。2012年10月俄羅斯安全議會秘書帕特魯舍夫在訪問日本時表示,俄羅斯對中日之間進行激烈外交博弈的釣魚島之爭“不持立場”,俄羅斯著名的國際問題雜誌《全球事務中的俄羅斯》主編盧基揚諾夫對此評論說,這一立場與中國沒有承認俄羅斯支持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有關。2014年3月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併到俄羅斯後,中國沒有給予承認。2016年7月14日,也即關於中國南海問題的國際仲裁案結果剛剛公布不久,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宣稱,俄羅斯不支持南海爭端的任何一方,俄羅斯不想捲入該地區的糾紛之中。這應該既與中國對克里米亞問題的立場有關,也與中國始終避免介入敘利亞危機,迴避在輿論上支持捲入衝突的任何一方有關。

上述事態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中美俄三角關係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新局面。在21世紀的中美俄三角關係中,有兩大事態清楚地顯現了這種三角關係的運行軌跡。

其一,2001年3月,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訪問華盛頓,顯然他肩負着普京政府與美國新一屆政府發展關係的欽差使命,結果是小布殊拒絕接見。而訪問剛剛結束,美國政府即宣布驅逐42名俄羅斯外交官。但形勢在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後發生了急劇變化,小布殊的謀士們向總統提出了另一種“尼克松方案”,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將主要的遏制矛頭指向中國。同年6、7月間美俄關係迅速出現了大幅度改善,這種美中外交對峙的三角關係格局因幾個月後出現的“911”事件而瓦解。

其二,2010年美國開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轉軌,開始重新布局美俄關係。美國一方面暫停北約東擴,一方面默認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的特殊利益,不介入2010年的烏克蘭大選和吉爾吉斯斯坦同年5月的政權更迭,這種關係格局因2013年烏克蘭危機的出現而結束。

從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直至特朗普執政後的美國政府,將俄羅斯因素作為美中關係運籌砝碼的政策思路越來越不受重視。在美國朝野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日益成為美國的首要戰略競爭者,美中矛盾頻仍,戰略博弈激烈進行之時,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外交制裁仍然聯袂而至,層層加碼,連特朗普本人都認為美俄關係惡化到了歷史最低點。同時,中俄戰略協作越來越難以對美國對俄和對華政策形成有實質意義的影響。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起恆常作用的非軍事實力要素日漸衰落,美國執政集團在美中俄三角關係的戰略運籌中大幅度地降低了對俄羅斯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中俄在地區安全合作問題上的新態勢,也使得美國對中俄聯手共同抵制美國政策的擔憂大為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