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俞邃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習近平三大外事活動彰顯和平誠意

2017-07-19
S2.jpg
2017年7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排中央)前往德國漢堡,參加在那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主要經濟體第十二次領導人峰會。

7月3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俄羅斯和德國,並在漢堡出席 G20峰會。這三大外事活動以及他在峰會期間與多國領導人舉行的雙邊會晤,充分展示了中國外交的和平誠意。

其一,所有雙邊與多邊活動都是本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進行。維護和平,集中體現在反對恐怖主義、防止核擴散的堅定立場;促進發展,主要是積極倡導把經濟共同繁榮的蛋糕做大;秉持合作,是竭力主張將各國發展戰略加以有效“對接”,即這次峰會確定的主題——“聯動”;實現共贏,是不斷倡導開放與包容,反對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

其二,所有雙邊和多邊活動都是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前進。習近平提出了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繼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這被稱作“中國方略”。

其三,所有雙邊和多邊活動無不展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勇於擔當、言而有信和鍥而不捨的風格。

習近平訪俄,將中俄關係再次推向新高度。近五年來,習近平與普京會面超過20次,這樣的互動頻率在國際關係史上實屬罕見。

這次兩國元首簽署兩國關於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和關於當前世界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批准了兩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實施綱要(2017年至2020年)。兩國外交部發表了關於朝鮮半島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有關部門互換了15項雙邊合作文件,涉及經貿、農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文化等領域。

這次中俄諸項聯合聲明,以儘可能完美的方式,反映了雙方政治上互信、經濟上互補、文化上互通、軍事上互動、外交上互商所達到的新境界和新高度。

有人問,為什麼說當今是“中俄關係最好的時期”?用習近平主席在普京總統向他授勛儀式上的一句話來做詮釋就是:“我和普京總統商定,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俄關係都不會受到影響。”

也有人問,中俄如此密切的關係,中美之間能否做到?答案是,中國提出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其實也就是類似這樣的模式。

習近平訪問德國,是要同德方拓寬兩國合作和互聯互通軌道,推動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中國既立足於發展中德關係,又着眼於加強中國與歐盟的關係。中方希望德方能夠讓中德關係在中歐關係中發揮“領頭羊”和“穩定器”作用,推動中歐關係保持高水平發展。

對於習近平訪德的成果和影響,不少德方人士做出了客觀公正的評述。《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7月7日對記者說,習主席此次對德國的訪問不僅帶來了大國的智慧與擔當,還更多地帶來了老朋友的坦誠和厚道,將促使德中原本高速運行的各項務實合作再度得到提升。

本屆漢堡G20峰會以“塑造聯動世界”為主題。由於成員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平衡,G20已成為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有效多邊機制。

“塑造聯動世界”,命題十分高明。聯動是基於發展的需要,所有聯動要以開放為前提;開放的成效取決於包容,所以包容就必然要求反對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默克爾總理6月29日在議會講話中談及G20峰會時,稱當前任何國際性挑戰都已跨越國界,有人希望通過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解決全球性問題,必會犯下巨大錯誤。

漢堡G20峰會開啟了全球經濟治理新動能。如習近平所說,那就是本着杭州峰會確定的包容增長理念,處理好公平和效率、資本和勞動、技術和就業的矛盾,同時繼續把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有機結合起來,解決產業升級、知識和技能錯配帶來的挑戰,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再就是,更加重視在教育培訓、就業創業、分配機制上的交流合作。這些工作做好了,有利於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令筆者多少感到遺憾的是,19個國家在峰會上重申了支持巴黎協定,只有美國仍然堅持其退出的立場。19比1,這個結果,既凸顯了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尷尬的孤立處境,也為本次峰會留下了靚麗中的一抹陰霾。

G20峰會期間展示的多種良好雙邊關係,令人感到中國的對外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越來越得到尊重、普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