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賀文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必須給伊核協議的達成「點贊」

2015-04-22

4月4日,在沙特空襲也門的爆炸聲,以及國際媒體熱評也門戰局背後的“沙特VS伊朗代理人戰爭”等不利因素夾擊下,伊朗核問題框架性協議破繭而出。應當說,這一歷史性協議的達成不僅是有關各方長期艱苦談判的結果,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多贏協議,更是和平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勝利,是外交智慧和中美協作的結晶。

首先,從協議的核心內容看,不管隨後美伊各自對協議內容的解讀重點如何不同,協議本身已經達到了兼顧美國和伊朗雙邊重大關切的初衷與目標,即在保留伊朗繼續進行核研發權利的同時,伊朗必須大幅度減少其用於鈾濃縮的離心機數量(從目前的1.9萬台削減到6104台),把現有的低丰度濃縮鈾庫存從1萬公斤削減至300公斤,改造阿克拉重水核反應堆,並且承諾15年內不新建任何鈾濃縮設施和不新建重水核反應堆,所有核活動在今後25年內必須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嚴格核查等。作為交換,美國和歐盟將終止所有針對伊朗核計劃的經濟和金融制裁。

其次,從協議達成產生的影響看,其產生的積極效果不僅有利於美國、伊朗和歐洲國家等利益攸關方,而且對中東局勢的穩定也是重要利好因素。對美國而言,隨着奧巴馬政府的執政接近尾聲,奧巴馬本人及其團隊亟需在離任前拿出一份出彩的外交成績單並在美國外交史上留下“奧巴馬外交遺產”。與加強和古巴的互動相比,美國在伊核談判問題上傾注的心血更大、投入更多、時間更長,產生的效果也自然會更轟動。因此,一直以來,奧巴馬總統為推動伊核談判,不惜與國會強硬派衝突,也不惜與反對伊核談判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翻臉。協議的達成也因此得到奧巴馬的極高評價,被贊稱為“歷史性的協議”。對伊朗而言,打破制裁,緩解近年來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經濟困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命題,而是關係到魯哈尼總統的民意支持率和伊朗政權穩定的根本問題。在保留核研發權利(這關係伊朗的國家尊嚴和民族精神)的同時力推協議達成是伊朗的既定目標。因此協議的達成被伊朗總統魯哈尼視為“伊朗與西方關係的一個轉折點”,“將開闢伊朗對外關係的新篇章”。對地理上比美國更接近、能源需求上比美國更依賴伊朗和中東地區的歐洲國家而言,伊核協議的達成更是從安全、能源和反恐等各個角度都符合歐洲利益的大好事。

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伊核協議的達成對當前日趨動蕩並呈現危機多點爆發的中東局勢絕對是一個利好和穩定因素,雖然難言對中東動蕩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揚湯止沸”,有效降低中東動蕩進一步升級甚至走向地區大戰的風險。為珍惜來之不易的協議或顧慮與美國關係交惡,伊朗會減少捲入也門戰事的衝動,並會在打擊伊斯蘭國和實現敘利亞危機的政治解決方面加強與美國的配合。而美國也可以以核協議為“抓手”來牽制伊朗的外交冒進和地區野心。

另外,伊核協議的達成還是包括中方在內的各方外交智慧和中美協作的結晶。漫長的談判(特別是最後8天的密集談判)不僅是談判各方利益權衡和談判技巧的比拼,甚至是對各國談判代表體能的一個測試。71歲的美國國務卿克里為協議的達成可謂殫精竭慮,據說在最後幾天的記者新聞發佈會上嗓子都快說啞了。中國在長達12年的漫長伊核談判中,不僅作為伊朗核問題六國(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加德國)中的一員全程參與,而且參與度近年來不斷加深,貢獻率也不斷增長。

如今年2月,中國外長王毅訪問伊朗,與伊朗外長扎里夫會談,殷切希望談判各方相向而行,克服困難,跨越障礙,全力跑好伊核問題談判這場馬拉松最艱難的“最後一公里”,避免功虧一簣。3月29日,當談判進入到最後關鍵時刻,王毅外長直接從中國海南博鰲論壇飛抵瑞士洛桑,加入了伊核談判,為伊核協議的最後達成作出貢獻(事實上,以同步放寬制裁換取同步削減核能力的伊核談判主線,正是中方基於牽頭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經驗而率先倡議的)。

不僅如此,為使未來三個月伊核問題的全面協議談判能夠順利繼續推進,王毅外長在洛桑還提出了包括堅持政治引領(因為伊核問題說到底仍是政治安全問題)、堅持相向而行、堅持分步對等、堅持一攬子解決(因目前遺留的幾個焦點問題實際上相互關聯,建議考慮一攬子解決方案)等四項主張,為伊核問題的最終談判解決提出思路和貢獻新智慧。

總之,艱難跋涉了10多年的伊核問題談判已經出現了最終解決的曙光。雖然各方面的阻力猶存,但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