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奧巴馬留下有遠見遺產為時未晚

2014-07-25

最近《華爾街日報》頭版刊登文章,標題是《70年代以來未曾見過的動蕩之弧》。文章指出,“僅在過去一個月里,美國就遇上伊拉克、敘利亞雙雙爆發內戰,以色列和巴基斯坦戰事再起,阿富汗出現選舉危機,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爆發種族衝突等事件”。(不久後還發生民用777客機被擊落慘劇。)

中東局勢動蕩的原因,直接來自自大的 “震撼與威懾”三巨頭(拉姆斯菲爾德、切尼和布殊)鑄下的大錯。他們干涉伊拉克,原本期待受到解放者般的歡迎,但始終未成功。他們迅速處死薩達姆,但卻忘了恢復秩序和建立一個能正常運轉的政府。

歷史可能會記住,布殊政府留下了未完成的使命,而且經過六年摸索,這個未完成的使命很快又將成為奧巴馬的遺產。此外,由於現基輔政府的腐敗,克里米亞脫離了烏克蘭,烏克蘭東部動亂不已。這些也將寫進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災難清單。

考慮到美國政府在全球範圍面臨的現實挑戰,奧巴馬應該問自己一個切實問題:是否需要在已經盛滿的盤子上,再加上重返亞洲?

雖然美國政府作出相反解釋,但人們普遍認為,奧巴馬重返亞洲是為了抑制中國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對不得不應付“弧型不穩定地區”的奧巴馬,中國的回應是,按自己的方式展開魅力攻勢。

7月初,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並進一步加強了與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私人關係。觀察人士注意到,習訪問途中未在北朝鮮停留,似乎是故意冷落平壤政權。

習對特立獨行、行為古怪的北朝鮮感到灰心,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而朴槿惠無疑希望看到平壤政權倒台,自己作為主導朝鮮半島統一的總統被載入史冊。

中國已經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額超過韓國與美國、日本的總和。韓國在華投資比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多。韓國電視劇在中國受到追捧,韓國對中國和習近平主席的看法也越來越積極熱情。

無疑,習近平對北朝鮮的故意怠慢是一種警告,讓平壤注意自己的行為。還可能習是想傳遞這樣一種想法,即北京希望周邊有一個友好的朝鮮政府,而現在的北朝鮮政權不是這樣。

為了讓北京支持首爾政府主導朝鮮半島統一,韓國政府和美國必須解除它們的軍事同盟關係。實現統一後,美國必須從朝鮮半島完全撤軍。

華盛頓很容易算清其中的利弊。不用再沒完沒了花錢在韓國駐軍,不必再與一個不斷威脅東亞和平穩定的無賴國家打交道。而且,美國能有一個長期可信賴的朋友管理整個朝鮮半島。

北京會信任華盛頓,進而停止對北朝鮮政權的支持並任由它倒台嗎?可能暫時不會,可能它會要求奧巴馬為建立兩個大國之間的信任拿出具體建議。

奧巴馬的另一個選擇是繼續推行所謂重返亞洲戰略。該戰略的支點有賴於美、日、韓形成強大聯盟。但這無法實現,尤其是在安倍領導日本的情況下。

安倍首相希望重新武裝日本,即使日本國內民意並不情願。他表達出修改日本憲法,武裝日本的願望,這沒讓美國不安,但卻讓中國和韓國擔憂。

除了強大的雙邊經濟關係,中國和韓國還一致對日本不信任。它們這種不信任,是由於日本至今堅持否認二戰暴行。

習近平在首爾的時候,回顧了朝鮮人民在殘忍的日本兵手下所遭受的苦難。回到北京,他參加了“盧溝橋事變”77周年紀念。這場事變發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北京郊外,日本軍隊向守衛盧溝橋的中國哨兵開火。這是一次蓄意挑釁。中國把這一事件作為兩國正式開戰的標誌。

在去巴西觀看自己國家足球隊比賽的途中,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7月7日飛到北京與李克強總理會面。這是巧合嗎?也許不是。她宣布的協議之一,是德中雙方同意統一規範電動乘用車充電接口。

中國內部權威人士將這一協議解讀為對安倍好戰姿態的直接反擊。它使德國汽車進入世界最大市場時,比日本電動車有更多優勢。

現在,奧巴馬有機會與過往決裂,在歷史留下光彩一頁。他可以不再追隨布殊政府的“戰略模糊”政策,可以通過取消重返亞洲戰略削減軍事開支平衡預算,而不是對北京時好時壞讓它失去平衡。

他應該派一個值得信賴、有基辛格般頭腦的特使到北京,就世界和平問題開啟真正夥伴之間的嚴肅對話。解決朝鮮半島僵局會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突破,它將成為與尼克松歷史性訪華一樣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