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經濟、全球復蘇和美國的貿易戰

2021-05-12
00xyJMs4sM.jpg

一年前,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下跌了6.8%。西方普遍將此視為“中國經濟增長故事的終結”。

但在2020年2月的時候,我就預計中國的新增病例會出現逆轉,而且經濟會在第二季度開始反彈。儘管西方普遍不接受這一與眾不同的預測,但事實證明兩種預測都是對的。

事實上中國的反彈更強勁。繼2020年第四季度增長6.5%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創紀錄地同比增長了18.3%。雖然是由於一年經濟因疫情暴跌,而出現了基數效應,但這一表現仍折射出經濟復元具有強大的動能。

事實上,中國經濟在4月份持續繁榮,強勁的出口和不斷上升的商業信心支撐了經濟的復蘇。

全面擴張的勢頭

這一戰略性反彈源自供給側的擴張。由於改善了國內需求以及出口增加,反彈範圍不斷擴大,所有主要指標都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經連續13個月增長。隨着消費轉好,就連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近一年來也在增長。

隨着社交距離限制的放鬆,已經擴張8個月的零售很可能走強。由於世界許多地區的疫情不斷反覆,對國際旅行的限制將促進中國的國內支出。

在疫情引發歷史性的經濟暴跌之後,國際汽車業正在復蘇,美國汽車零售額第一季度增長了26%。不過,中國的汽車生產已經連續12個月同比增長40%以上。

中國去年的宏觀經濟表現靠的是財政和貨幣支持,債務激增已經引起一些觀察人士的不安。隨着經濟的復蘇,政府當局已經敦促銀行避免貸款不成比例地增長。然而,對貨幣緊縮的擔憂似乎有些誇張了。

為了與經濟復蘇目標相適配,中國央行正尋求為信貸增長降溫,以防範債務和金融風險。為了不傷及經濟復蘇,央行的行動相當謹慎。3月份以來,通貨膨脹率一直處於正區間。

或許最重要的是,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金融融合將支撐它的國內發展勢頭。

政府債券吸引全球投資組合,FDI創新

特別是,中國政府債券(CGB)在全球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中越來越受歡迎。短短兩年之內,外國持有的CGB幾乎翻了一番,達到近3100億美元。

儘管美國政府在地緣政治上竭力遏制中國,但美國投資者仍在利用CGB高且穩定的收益尋求投資穩定和多樣化。這是一個數字遊戲:中國10年期債券收益超過3.2%,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7%。

別搞錯,這只是前奏。未來20個月,將有超過360隻中國在岸債券納入全球投資者跟蹤的主要投資指數。據報道,這些債券全部納入後,將吸引約1500億美元外資流入中國的13萬億美元債券市場,這是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

此外,隨着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投資增加,在“十四五”規劃的推動下,公共投資也將加速增長。隨着新增長模式的形成,投資將逐漸從拉動中國舊增長模式的製造業和房地產業,轉向研究與開發。隨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國硅谷迅速擴張,這種新增長模式正在加速發展。

由於中國開始向高附加值轉型,中國大陸注重成本的一部分供應鏈正在遷往東南亞。這很可能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下的區域一體化。RCEP是一個由市場主導的區域經濟發展雙贏機制,雖然,域外勢力的地緣政治零和做法正企圖分裂亞洲。

重蹈《斯穆特·霍利法案》覆轍

正如歐洲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傑里米·夏皮羅所觀察的那樣,目前拜登政府有一個“包羅一切的教條”。白宮祭出舊日的崇高目標,想必又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國際上最大的不確定性,就在於美國是否更顧及全球相互依存,而不是武斷的地緣政治。其影響將波及全世界。

只要拜登-布林肯的貿易立場看上去像是特朗普-蓬佩奧關稅戰的複製品,美國的復蘇和全球的積極前景就很難持續下去,兩者都會被貿易戰毀掉。上世紀30年代,為提高就業和國際競爭力,美國實施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實踐中,該法引發了一系列貿易反向報復,最終導致大蕭條,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鋪平道路。今天貿易戰的相對規模並無大不同,但風險要高得多,而且是全球性的。

堅守特朗普-蓬佩奧的政治遺產,也許會導致新的經濟動蕩和地緣政治緊張,有可能令拜登政府自己的國內計劃脫軌。這些計劃有賴於巨額借債、數萬億美元的一攬子刺激措施、持續的貨幣寬鬆,或者是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所說的“在瓶頸和短促震蕩的一年裡出現的超級核心通脹”。

是全球經濟復蘇還是地緣政治滯脹

2010年代早期,奧巴馬政府在地緣政治上啟動了重返亞洲戰略,並發起“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和印太聯盟,前者將中國排除在外,後者則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特朗普政府正是以這些政策錯誤為立足點,它將中國定義為“軍事對手”,並發動了誤入歧途的關稅戰。

拜登政府似乎有意重複過去的錯誤,並且努力地將特朗普的反華活動“多邊化”。這種保護主義本能——正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最近警告的——所伴隨的是“美國自暴自棄的退縮”。

其最終目標似乎是想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這樣中國的經濟規模在未來幾年內就不會超過美國(圖表)

圖表 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國的地緣政治反應

丹.jpg

然而現實是,隨着經濟穩步恢復正常和國際局勢相對穩定,中國經濟的擴張勢頭將持續到年底。強勁的反彈將使中國經濟超出2021年增長“6%以上”的目標。即使節制,增長率也很可能超過6.5%,在2021年達到8.5%至9.5%,到2022年才可能放慢至6%。

經合組織去年12月預測,2021年中國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1/3以上。然而,正如2018年特朗普的貿易戰破壞了剛剛起步的全球復蘇,任何破壞中國經濟增長的做法都不僅懲罰中國,也會懲罰美國的復蘇和全球經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