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經濟不景氣可能波及美國

2016-01-11

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衰退可能波及美國。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依然乏力,來自製造、交通運輸等主要經濟部門的數據預示着美國市場將出現麻煩。這不足為奇,因為自從2015年中期中國市場崩盤後,經濟壓力就在不斷上升。2008年危機之後,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佔據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大半江山,但歷史告訴我們,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都可以從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中找出最近各自的麻煩所在,而這些結構性問題是不會很快消失的。

china-economy.jpg

進入2016年,多項指標都顯示,這將是美國經濟艱難的一年。衡量製造業實力的指數在收縮,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同樣不容樂觀。美國公司的利潤率和銷售額在下降,美聯儲在此情勢下作出調升利率的決定,這使美國股市幾無可能突破歷史高點。總而言之,美國出現衰退的機會看來在增大。

2015年年中的中國股市大跌,成為近期經濟出麻煩的催化劑。10月,IMF警告說,由於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增長放慢,出現一場全球性衰退的風險在上升。這些困難之所以威脅全球經濟,是因為中國特別是2008年之後已經成為許多商品的主要需求方。中國金融市場震蕩也使全球經濟動蕩不安。1月4日,中國股市大潰敗在歐美市場引發了大規模拋售。

近年中國股市、房地產和影子銀行系統的快速擴張為2015年中國的暴跌埋下種子。這些泡沫的上升可以追溯到2008年那場全球經濟危機。由於全球經濟開始長期衰退,各國央行的應對之策是向金融系統注入大量低利信貸。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銀行都採取了差不多是前所未有的措施,在公開市場直接收購金融資產。然而這種資金注入並沒有帶來大規模生產性投資浪潮,或者是恢復充分就業。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資金投向了金融資產、保險和房地產(FIRE)。

發達國家央行的政策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出現危險的泡沫。隨着資金湧入當地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企業和個人借下越來越多的債務,用來為建造住宅、購買股票等一切籌資。這些投資是基於一種不現實的期望,即全球大量存在的低息貸款能推動價格不斷上漲。當泡沫在2015年夏天破滅的時候,這些價格開始急劇下跌。數百億美元資金逃出中國,到9月,當年新興市場外流資金總計達到近1萬億美元。

長遠來看,顯然,2015年中國的暴跌並不是孤立事件,而是2008年危機的直接產物,那場危機本身就是FIRE資產泡沫破滅的結果。人們可以感覺到一股資本分別流進、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資產泡沫崩潰之後尋找更高的收益。這說明,2008年和2015年的大跌並不是反常事件,它們是促成投機泡沫的當代資本主義結構性趨勢的產物。

為完全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回望上世紀70年代戰後繁榮的結束。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百業蕭條,美國、歐洲和日本重新積累了工業資本。但由於傳統部門缺少可盈利的投資機會,資本開始越來越多地流向FIRE資產,從而開始了數十年的金融化進程。其所有後果,我們現在都非常熟悉了。然而上世紀70年代之後的世界形勢是,全球大部分地方都想進入世界市場,其中就包括未來的經濟巨人中國。今天,投資出路變得更少,即使中國經濟也經歷了自己的金融化過程。

當代資本主義似乎正面臨一個困局。其明顯製造出危險、不穩定泡沫、以及最重要的資本過度積累的結構性環境仍然存在,而且實際上比任何時候都強有力。很難針對當代資本主義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來建模。凱恩斯認為“大蕭條”是資本過度積累的結果,只是由於二戰帶來了破壞,它才得以解決。

上世紀90年代巨大的資產泡沫破滅後,這些年,日本仍沒有實現穩定的中期經濟增長。拉里·薩默斯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對發達經濟體來說,穩定增長、充分就業和金融穩定已不再是可行的目標。沒有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我們似乎將註定延續當前這種短期繁榮和毀滅性危機的循環。希望即將到來的衰退,能成為人們思考除舊布新的新機會。而眼下,只能說是前路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