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國人需要更多了解中國

2019-12-17
233.jpg

不久前,在接受中囯記者專訪時,美國長期從事中國事務觀察的彼得·沃克感嘆,美國太不了解中國,“直到最近,美國人對了解中國仍缺少興趣”。沃克先生提出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國與國交往跟人與人交往同理,相互了解可以減少和消除誤解,去除誤解,才能對對方的行為做出恰當的判斷,從而做出得當的回應。彼得·沃克是推動美國各界了解中國的華美協進社董事會成員,同中國官方和商界有廣泛接融,十幾年中訪華八九十次,對中國和中美文化有相當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當記者問他:“為什麼很多美國政客以冷戰思維看待中國,敵視中國?”他回答說:“首先,過去150年,美國都是全球經濟領頭羊,但未來幾十年,這個位置可能不得不讓給中國。一些政客無法接受這一趨勢,試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它變成現實。第二,美國政壇對中國歷史文化知之甚少,他們不接受中國的強政府模式,不理解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自然結果。”

沃克先生的看法值得聽取。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看作“戰略競爭者”,甚至是“敵人”,有多方面的原因。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看,對中國缺乏了解,判斷失當,無疑是因素之一。他們對中國的日益強盛不能客觀理性看待,心理上不甘心、不服氣,行動上試圖竭力阻止中國發展。其實他們也許不知道,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也曾經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盛唐時,中國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在軍事、科技和文化等領域也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只是到清朝時政府腐敗無能,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會,變得貧窮落後,進而遭到外國的侵略欺凌,在世界上沒了地位。新中國成立後,經過70年的奮發圖強,中國各方面實力迅速提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崛起順理成章,符合歷史的規律,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其本身也是對世界和平和進步的貢獻。不了解中國的歷史,不理解中國人民的合理願望,反而對中國的發展說三道四,極力打壓,只能說明自己的無知和狹隘。

而且,中國即使在最強盛時也沒有在世界上稱王稱霸,而是善待他國。明朝時鄭和曾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七次出海,到過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但沒有奪取一塊殖民地,也沒有建立一個軍事基地。現今,中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中國的領導人也一再強調中國決不稱霸,將來真正強大了也不會稱霸。中國現在追求的只是“民族復興”,讓中國在國際上得到應有的尊重,同時更多地承擔起作為一個大國對世界的責任。那些擔心中國威脅或散布“中國威脅論”的人,要麼是對中國缺乏真正的了解,要麼是罔顧事實,存心不良。

沃克在採訪中指出,中美在相互認知上極不平衡。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向西方學習經驗,除了經濟上的舉措,中國還鼓勵優秀學生到西方留學,特別是到美國學習。目前超過35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學習。美國的時尚潮流、電影和音樂已經完全滲透到中國市埸。而且幾乎所有中國學校都設有英語課程。“總之,過去40多年,中國與美國的接觸和對美國認識呈井噴狀態,”他說。“而直到最近,美國對了解中國都缺少興趣,且認識來源僅限於一些傳教士、學者和跨國公司。”

沃克說, 絕大多數美國人,包括高層政府官員,都持這樣一種想法:相信中國最終必將轉變為一個民主國家。“但如果你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是根植於集體主義而非個人主義,如果你了解中國的儒家價值觀,你就會發現中國以及中國大陸的人民,對除基層級別以外的選舉都沒有多少興趣。事實上,聲譽頗高的美國皮尤民意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中國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是最高的。”

沃克還說到,中國人重視“面子”,因為那是聲譽和榮譽,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和香港問題上的表現似乎完全無視這“面子”的存在。“它一直在威脅中國去接受它的意願。哪怕他們對中國文化只有一點點理解,也應該明白中國人並不會屈服於這種壓力。”

我感覺沃克先生比較了解為什麼中國會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並一定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決不會屈從外部的壓力。

有幾個問題沃克先生提得很好,值得更多的美國朋友思考,我不妨列舉如下:

如果中國人的自由受到限制,為什麼中國政府能獲得比其他大國更高的支持率?

美國政府將中國定位為重大軍事威脅,那麼如何解釋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國防預算卻只佔美國的一小部分?如何解釋在過去20年,美國在海外戰爭上花費了超過10萬億美元,而中國卻幾乎分文未花?

西方教科書上說,由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經濟體系明顯落後於資本主義體系,那麼為什麼俄羅斯失敗了,中國卻取得了成功?

中國的教育制度廣受詬病,很多人認為中國教育只重視死記硬背,不重視批判性思維,那為什麼很多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表現優於美國學生?

美國經常在環境問題上批評中國,那麼如何解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高鐵、改善主要城市空氣質量以及恪守《巴黎協定》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而美國卻退出了《巴黎協定》)?

如果能換位思考,我們對問題的解答就會與先入為主的意見不一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