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祖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美軍指揮官的四個戰略誤判

2016-03-30

去年10月以來,美軍指揮官加強了在南海的活動,並在周邊海域進行軍事部署。他們派軍艦、軍機甚至航母進入中國領海,按照美國版國際法以“飛行與航行自由”為名偵察收集有關中國的信息。它們在中方的強烈反對下進行挑釁,並在多個場合聲稱不會停止在那裡的軍事活動,將繼續定期採取“飛行與航行自由”行動。更有甚者,他們竭力說服其他亞洲國家參與這種霸權行動,試圖建立一個亞洲版北約,以此打壓中國。這些愚蠢、危險的計劃和行動的背後原因,是他們保住美國軍事優勢的強烈慾望,以及他們作出的四個戰略性誤判。

誤判一:認為美軍可以利用超強軍事實力繼續掌控全球。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旋律的新時代,尤其是大量新興國家崛起,國際關係中軍事的作用在逐漸下降。縱有強大軍事實力,也不再能征服吞併弱小的主權國家,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近些年,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兩場戰爭,利用先進的軍事優勢推翻了當地合法政府。但美國也輸掉了兩場戰爭。這兩個國家的國內政治平衡被打破,局勢動蕩,國家事務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導致恐怖組織興起和恐怖活動增多。既然美國軍方不能在管控兩個小國的新問題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美軍指揮官想掌控全球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誤判二:認為美國軍艦、軍機在全球各地繼續定期從事“飛行與航行自由”活動,可以助力美國在全球空域海域國際法規法律的談判中擁有更大權力與影響力。美軍指揮官習慣於將美國國內法律置於國際法之上。他們的“飛行與航行自由”活動實際上遵循的是美國版國際法和美國自己對國際法的解釋,是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侵犯。也因此,美國軍方的“飛行與航行自由”行動,根本無助於美國在談判海域空域國際法規法律時把自己的意念強加給世界,相反,它暴露了美國超級軍事實力的霸權主義思維給其他主權國家合法權利和利益帶來損害。

誤判三:認為拉住東盟十國後,美國軍隊就可以主導亞洲,特別是南海。越來越明顯的是,東盟十國與美國並非同心同德,它們不願在家門口附近見到可能的中美軍事衝突。它們與中國合作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現有的爭端與分歧,不願成為美國在亞洲軍事霸權的卒子。即使美國的盟友菲律賓,也因為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而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壓力。由於允許美國使用它的五個軍事基地,菲政府不得不面對相當多的挑戰。所以,美國軍方已經輸掉了依靠東盟十國控制南海或整個亞洲的遊戲。

誤判四:認為通過與軍事盟友合作,在亞洲部署最先進武器和大量軍隊,美國就可以實現遏制中國的目的。美軍指揮官的這種信念來自他們的假設,即在中國周邊製造緊張會消耗中國的實力。但最近日本和韓國的事態發展卻與美軍指揮官的判斷不同。在這兩個國家,部署越多的軍隊和武器裝備,兩國的經濟負擔就越大。美國軍方在亞洲製造的局勢越緊張,反對美國的聲音就會越多。而同時,中國採取了有意義的行動,例如裁軍30萬,將國防預算增幅下調2.5個百分點,向全世界表明它將堅定地走和平發展之路,無意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中國正在亞洲和世界各地獲得越來越多支持。美國若試圖繼續以軍事手段壓制中國,只會自吞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