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
路透社:中國呼籲美國尊重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的權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23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國應該尊重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權利。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道,美國一架B-1轟炸機19日非法飛越中國設定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時,遭到了中國軍方空管人員的警告。但美方稱,轟炸機是在國際空域進行常規訓練,並未偏離航道。中國是2013年設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但美國和日本都拒絕承認。華春瑩說她不掌握美轟炸機被警告的具體情況,並建議記者向中國軍方進行了解。她說,「作為原則,我們希望有關國家的行動應該考慮其他地區國家的安全關切,應有利於國家之間增進互信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劃設防空識別區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美國也設有防空識別區,美方應該尊重其他國家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權利。」
-
Foreign Policy:蒂勒森的北京之行:到底是口誤還是故意示弱?
上周末以國務卿身份首訪北京期間,蒂勒森做出了非同尋常的舉動,即一字不差的使用了中方描述中美關係的常用詞彙。在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之前和之後,蒂勒森都講到了「中美關係本着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這麼一字不差的借用中方定義中美關係的詞彙,表明蒂勒森不僅默認了中方的需求,還認可了中國關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定義,但很明顯,這一定義並不符合美方利益。當然,北京也不會錯失藉此說事的機會。《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蒂勒森使用這些詞彙,即「暗示他對新型大國關係的認可」。雖然特朗普總統的對華言辭依然那麼好鬥那麼強硬,但迄今為止,他總是一邊講狠話一邊給予安撫。這表明北京完全可以對特朗普政府的狠話置之不理,甚至可以採用一些自信行動來試探特朗普政府的底線。
新 聞
- 【華爾街日報】MSCI重新考慮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 【紐約時報】美國電影協會稱去年海外票房收入零增長
- 【美聯社】中國一公民在倫敦恐怖襲擊中受傷
- 【華盛頓郵報】李克強總理警告澳大利亞勿使用保護主義
- 【彭博社】中國海外發債規模增加,債務風險或向海外轉移
- 【華盛頓郵報】特朗普將逐案解決顧問的對華生意問題
- 【金融時報】卡地亞考慮藉助微信擴大中國市場
- 【彭博社】彼得森研究所專家拉迪:殭屍企業才是中國的難題
- 【BBC】西班牙將把台籍犯罪嫌疑人遣返到大陸
- 【衛報】義烏,中國多文化融合的實驗田
觀點評論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為何要裁減陸軍
- 【財富雜誌】為什麼說愛彼迎或許能贏得中國市場
- 【The Diplomat】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一帶一路的權利之爭
- 【金融時報】中國鼓勵反韓行動或將引火燒身
- 【Quartz】哭笑不得:專註家暴的女記者被丈夫家暴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