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ign Policy:蒂勒森亞洲之行的五道必答題
3月15日,美國務卿蒂勒森啟程,踏上了他作為國務卿的首次亞洲之行。預計日本、韓國和中國官方以及有關專家將會就特朗普政府的亞洲政策,向蒂勒森提出五個重要問題。第一,美國還會繼續引領亞洲嗎?就白宮發出的各種信號而言,美國對全球領導作用似乎不大感興趣了,美國的亞洲盟友、夥伴以及中國都有這樣的疑問,美國是否還要維持在亞洲的主導作用。第二,特朗普政府是否制定了對亞洲經濟戰略合作的遠景規劃?因為經濟政策是美國亞洲外交的重要部分。第三,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如何?特朗普曾表示要對華強硬,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當然也希望美國對中國強硬起來,但又認為「僅僅與中國對着干」並不是目的,也解決不了問題。第四,特朗普政府是否有應對朝鮮問題的明確策略?第五,特朗普政府是否有可行的方法來解決日益升溫的海事爭端?
-
紐約時報:蒂勒森稱美需要『新策略』以應對朝鮮
在東亞局勢緊張並有升級危險之際,美國務卿蒂勒森抵達日本,開啟了他的首次亞洲之行。3月16日,蒂勒森在日本表示,面對日益惡化的朝鮮核威脅,美國需要一個「全新戰略」來加以應對,但他拒絕透露關於新戰略的具體內容。他說,「我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就新策略(與地區有關國家)交換意見。」蒂勒森稱在訪問首爾和北京時,他將會突出強調這個問題。目前,東亞地區不僅面臨著嚴峻的朝鮮問題,還有中國與韓國之間因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而日趨緊張的關係和矛盾。美韓兩國執意要在韓國部署「薩德」,而中國則堅決反對。
-
金融時報:中國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在美聯儲加息後的第二天,中國央行3月16日也提高了公開市場逆回購的利率,以遏制資本外流。分析師認為,中國人民銀行之所以做出提高利率的決定,是因為美聯儲前一天再次加息25個基點。這已是美聯儲在短短三個月內第二次加息。在央行上調利率後,7天、14天和28天期的逆回購操作利率均上調10個基點,分別調至2.3%、2.45%和2.75%。央行的聲明稱,此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主要是依據內外因素對供需關係的影響而做出的,並非是一次全面加息行為。
- 【華爾街日報】中國微調政策以適應美聯儲加息
- 【彭博社】耐克因虛假宣傳被央視315晚會曝光
- 【BBC】美國務卿蒂勒森面臨的首個重大挑戰
- 【金融時報】國資影子基金推高中國公司的估值
- 【BBC】女婿庫什納與安邦集團接觸對特朗普意味着什麼?
- 【衛報】研究發現北極海冰融化或是中國霧霾災害的幫凶
- 【彭博社】台灣計劃增加軍費開支應對大陸的威脅
- 【路透社】沙特國王訪華,雙方將簽價值650億美元的協議
- 【China File】中國古代帝制對今日外交政策有何影響?
- 【福布斯】西方被政治所困之際,中印開始引領世界經濟
- 【新聞周刊】蒂勒森的亞洲之行會助推亦或傷害對華關係?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為何如此怒懟在韓部署『薩德』系統?
- 【華爾街日報】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美國無力單獨挑戰中國
- 【The Diplomat】中國繼續在南海進行島礁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