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郵報:中國開出避免美朝『迎頭相撞』的良方
在3月8日記者招待會上,中國外長王毅為緩解東亞緊張局勢開出一劑良方:朝鮮停止導彈試射活動,而美韓同時停止聯合軍事演習。兩天前,朝鮮試射了四枚導彈,作為回應,美韓立即開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中國堅決反對美韓兩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王毅說,「中方的建議是,作為第一步,朝鮮暫停核導活動,美韓也暫停大規模軍演。」他說中方計劃的目的是讓各方重新回到談判桌前,並警告說美朝就像兩列迎面加速行駛的列車,有迎頭相撞的危險。「就像兩組(迎面)不斷加速的列車,互不相讓,難道雙方都做好了迎頭相撞的準備嗎?當務之急是亮起紅燈、同時剎車。」
-
華爾街日報:中國外貿三年來首現逆差
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出口額意外下滑以及春節假期因素的共同影響,2月份中國外貿三年來首次出現逆差。據中國海關總署3月8日公布的數據,2月份貿易逆差為91.5億美元。這令分析人士和市場觀察人士頗感意外,因為多數人都認為中國的貿易順差局面會繼續維持。中國上次出現貿易逆差還是在2014年2月,當時的逆差額為近230億美元。2月份以美元計的進口額同比暴漲38.1%,而1月份的增幅為16.7%。經濟學家認為,進口猛增的原因是石油、鐵礦石以及其它大宗商品的價格的走高和國內需求的增長。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在貿易戰中或已先敗一陣
在過去二十來年裡,中國的貿易優勢條件已經發生嚴重惡化,這不僅僅是指人民幣的貶值,更包括生意成本的增加等根本問題。由於工資上漲和通脹走高,與韓國、越南和墨西哥相比,中國已迅速失去其比較優勢。據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如果把勞動生產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中國今天的用工成本比美國僅僅低4%左右。日益走高的工資和物價水平正蠶食着中國在全球投資和生產鏈中的比較優勢,而那些勞動生產率高的國家,比如美國,事實上已經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其實,只要關注一下中國對歐洲、拉美和北美國家直接投資的增長勢頭,就不難發現,與二十多年前相比,中國已經不再是投資的理想之地了。
- 【彭博社】海外併購受阻,中國企業怪罪於嚴格的資本監管
- 【紐約時報】韓國企業發現中國不再是唾手可得的市場
- 【華爾街日報】中國比特幣提現暫停以待監管放行
- 【今日美國】中興違反對伊朗制裁規定,被美罰款8.92億美元
- 【路透社】王毅外長:日本需先治好自己的『心病』
- 【金融時報】中國即將公布外貿數據,亞洲股市走弱
- 【路透社】中國進口猛增,三年來首次出現月度貿易逆差
- 【衛報】英國制止中國非法進口不力,面臨歐盟20億歐元的罰款
- 【金融時報】國際投資者重回中國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 【Quartz】婦女節在中國已演變成女神網購節
- 【福布斯】中國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仍然相當可觀
- 【Barron's】中國制裁韓國,日本旅遊類股票迎來買入機會
- 【The Diplomat】『薩德』與中國的二次核打擊能力
- 【Foreign Policy】達賴喇嘛接受採訪導致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