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中國企業紛紛在美建造生產線
目前已有不少中資企業在美國建廠,而一旦美方對產自中國的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那麼在美建廠的速度還會加快。這些企業在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壓力,包括人工成本上漲和土地價格及電價的飆升等。這打破了過去幾十年的傳統觀念,即中國的生產成本非常低。另外,由於國內市場趨於飽和,中資企業也在積極尋求開拓海外市場。有些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在美落腳,這樣即使美方對中國課以重稅,它們已佔得先機。來自浙江的紡織企業科爾集團就是其中之一。它已在美國設立公司,並計劃投資6850萬美元在南卡羅來納州設廠,並規劃在5年內在美投資2.18億美元。科爾集團董事長朱善慶稱,科爾集團在美現僱傭208個員工,並計劃再聘用300人。「這裡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優勢。」他說,在南卡羅來納州的蘭開斯特,電力要比杭州便宜40%。
-
彭博社:證監會稱將加快新股發行節奏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士餘2月26日表示,證監會將加快股票發行速度,讓更多地企業上市,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他同時否認了股票首發的加速會打壓股市的說法和擔憂。在2015年的股災以來,中國股市的反彈和復蘇勢頭強於預期,因此劉士余表示現在是「適當」增加供給、擴大股票首發的合適時機。他說,市場對證監會加快核准股票首發申請的做法是「歡迎的」,並補充說,此前那種一旦股市表現疲弱就減少乃至暫停股票首發的做法,已被證明「效果並不好」。劉士余稱,「新的公司進來以後就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就會吸引增量資金,因為投資價值在增加,全社會的信心就增強了。」
-
路透社:中國加強海軍能力建設
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將審議通過中國軍費開支計劃,而海軍軍費有可能會大幅增加,以便制衡美國的海洋主導地位,擴大中國在全球的軍事存在。中國海軍近來的表現非常搶眼,包括海軍將領被提升、首艘航母完成環台灣島航行以及中國軍艦遠航到世界各地等。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有了一個新的造艦計劃,而他在台灣和南海等熱點問題上不可預知的處理方式也令北京感到不安,因此中國需要努力縮小與美國在海軍力量上的差距。一位派駐北京的亞洲外交官表示,「這是危機中的一個機會。中國擔心特朗普會在那些熱點問題上有所動作,因為他是那麼不可預測,因此中國需要早做準備。」
- 【路透社】新華社:國務委員楊潔篪訪美會晤美高官
- 【彭博社】巴塞羅那俱樂部今年在華開辦首所足球學校
- 【CNBC】專家稱特朗普在對華匯率政策上或將退縮
- 【彭博社】中國該如何控制禽流感疫情
- 【華爾街日報】中國邊遠機場的客源不足
- 【彭博社】比特幣尚無力衝擊中國銀行業
- 【路透社】中國將投資1.84億美元開發幾內亞比紹沼氣工程
- 【金融時報】迷霧重重:中國是否介入阿富汗的反恐戰
- 【金融時報】中國私人安保服務走向全球
- 【華爾街日報】華為努力佔領下一代無線通訊技術的制高點
- 【華盛頓郵報】證監會稱要加強對股市風險行為的監管
- 【路透社】郭樹清執掌銀監會,應對銀行業的痼疾
- 【紐約時報】美對在吉布提的新鄰居保持警惕:中國海軍基地
- 【彭博社】中國主導的RCEP協定面臨難題
- 【nationalinterest.org】中國有意把南海納入其領土領海範圍
- 【nationalinterest.org】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導彈:執牛耳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