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中國清理銀行理財產品或引發連鎖反映
中國治理銀行高風險理財產品的戰鬥遠未結束,而且還會變得更加艱難。中國人民銀行周末發表的季報顯示,一些表外的理財產品,確切地說就是影子銀行,繼續攀升,增長了30%,在2016年末達到26萬億元。在央行已經採取措施嚴控風險的情況下,這類的理財產品居然還能保持高速增長。在目前資產增長情況下,一大批中小銀行都不能通過央行的測試。大和證券的分析師表示,如果一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低於央行規定的四個百分點話,即意味着它不能通過測試。即使銀行理財產品以去年增速的一半增長的話,也意味着它們的資本充足率將會降到央行的要求水平之下。
-
紐約時報: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特朗普欠世界一個解釋,「特朗普原則」到底是什麼?
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稱,當下的國際秩序有點兒亂。隨着各類問題的湧現,現有的國際體系似乎無力應對。更糟糕的是,世界主要大國間的亂戰只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時就需要美國站出來,用清晰的思路和領導力來為這個脆弱的世界帶來希望和進步。「讓美國再次偉大」和「美國優先」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口號,但就美國的外交政策而言,僅有這樣的口號是不夠的。因此,特朗普有必要公開發表一個演講,闡述其宏圖大略和國際視野,包括美國引領世界走向穩定的決心。在外交政策上,演講不一定就要提出一個非常具體的方案,但要向世界表明,美國實時關注着國際問題並積極置身其中。我們可以不同意總統的日常決定,但我們希望他能認識到,就長久方案而言,必須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這三個大國的共同努力,才能確保國際秩序的穩定和和平。
-
NPR:中國關注金正男遇害事件
馬來西亞和朝鮮依然就上周在吉隆坡機場遇害身亡的朝鮮男子到底是不是金正男一事爭吵不下。金正男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長兄。許多國家也試圖弄清楚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中國即是其中之一。中國官方對此的評論非常簡潔,只是稱正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事實上,這件事在中國引發了一場討論,即金正男遇害事件對中國意味着什麼以及該如何回應。時評人鄧聿文表示,過去幾十年對朝鮮的支持和援助,已經證明是得不償失,中國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拋棄朝鮮。
- 【彭博社】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加快與實體零售商的合作
- 【金融時報】歐盟調查中資鐵路項目,『一帶一路』項目或遇阻
- 【路透社】新華社警告樂天:薩德系統的後果會很嚴重
- 【NPR】中國垃圾焚燒帶來的問題
- 【路透社】外資在零售和消費品領域的併購活動活躍
- 【紐約時報】《長城》的北美市場票房收入慘淡
- 【美聯社】中國華信能源購得阿聯酋石油項目4%的股權
- 【金融時報】中國精簡藥品流通環節以降低葯價
- 【BBC】喀麥隆和非洲杯最佳前鋒巴索戈將加盟中超足球隊
- 【美聯社】南海最新情況:美航母執行自由航行行動
- 【大西洋月刊網站】台灣與特朗普的不確定性
- 【財富雜誌】特朗普無需對武器出口擔心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一江山島戰役:當時美國曾威脅要對中國使用核武
- 【福布斯】外國巨星湧入中國:會助力中國的足球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