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報:白宮發言人暗示中國已做出讓步
有人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放棄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但一無所獲,白宮對此予以反駁。特朗普曾把中國稱為美國的「敵人」。在入主白宮前,他還暗示說如果中國不在貿易上做出讓步,他有可能改變美國維繫了幾十年的對台政策。2月27日,白宮發言人斯派塞拒絕詳述中國是否做出了讓步或那些讓步。在被問及「總統是否有所收穫時」,斯派塞回答說,「總統總是有所收穫的。」斯派塞是在特朗普會見了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後作上述表示的。還有人猜測說,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在7月初德國漢堡的20國集團峰會上舉行首次會晤。
-
路透社:中國媒體對韓國和樂天集團一片譴責抵制之聲
在韓國樂天集團董事會批准與政府置換一塊土地、以便政府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之後,中國媒體一片憤怒譴責之聲,甚至以抵制相威脅。《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樂天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應當畫上句號了。文章表示,「我們還主張,中國社會應自動協同起來,逐步升級對韓國文化產品的進口限制,直至必要時完全封殺它們。」韓國汽車和手機也應成為抵制的對象,因為「韓國汽車和手機的可替代品實在太多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月28日在發佈會上說,中方已就最新事態兩次向韓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其微信官方帳號上表示,如果韓國最終部署「薩德」導彈系統,那麼中韓斷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新華社在27日的一篇評論表示,中國不歡迎這樣的一個樂天集團。文章稱,「中國消費者也完全可以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對這樣的企業、這樣的產品說不!」
-
華盛頓郵報:中國如何才能約束朝鮮?
為了刷存在感,朝鮮近來不惜採用試射導彈乃至暗殺行動,來向美總統證明它是不容忽視的。朝鮮的這兩個極端行動也迫使北京有所動作。北京一直苦於在約束朝鮮降低半島核緊張局勢、重啟中斷已久的六方會談以及奉勸朝鮮進行經濟改革等方面無能為力,現在預計華盛頓還要再次把責任推給中國。中國應對朝鮮挑釁好鬥行動的思路是,用停止進口朝鮮煤炭直接擊中朝鮮的七寸,同時還讓華盛頓明白,中國對盟友也不袒護,也會採取嚴厲的制裁措施。特朗普的想法也許沒錯,要想約束和遏制朝鮮,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向中國施加壓力。
- 【彭博社】中國手機生產商推出高端產品瞄準國際市場
- 【路透社】朝鮮外務省副相李吉成訪華
- 【美聯社】中國兩會在即,亞洲股市上漲
- 【華盛頓郵報】台灣紀念2·28事件
- 【彭博社】私人資本在政府推出的PPP項目中難有作為
- 【衛報】新疆舉行反恐誓師大會,數千官兵嚴陣以待
- 【華盛頓郵報】中國煤炭使用量連續三年下降
- 【金融時報】中國資本市場監管的收緊或影響海外併購活動
- 【Business Insider】淘寶村:貧困村鎮脫胎換骨成為電商中心
- 【The Diplomat】中國不經意間在軟實力戰中敗了一陣
- 【華爾街日報】美國無需改變其對華政策
- 【Foreign Policy】中國十億美元級的新市場:年輕一代的LGBT
- 【華爾街日報】亞洲開發銀行呼籲加快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 【福布斯】黑石基金為何熱衷中國市場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的量子雷達已讓隱形戰機失靈(包括F-22和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