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
華盛頓郵報:朝鮮試射四枚導彈試探中國的耐心
3月6日早晨,朝鮮再次發射了四枚導彈,在飛行了約600英里後,墜入日本海。據稱,其中三枚的墜落地位於日本的專屬經濟區之內,距離海岸約200英里。朝鮮這次試射選擇的時間很具挑釁性。朝鮮近來的所作所為令人不安,尤其是讓中國感到非常沮喪。近年來,中國不僅對朝鮮經濟可能發生的問題感到困擾,而更不安的是,朝鮮的核計劃給了美國口實,讓美軍有理由時時呆在朝鮮的家門口。中國從來不願看到朝鮮試射導彈,而在目前這個節骨眼上,更是如此。這時試射導彈,不僅干擾了中國正在進行的「兩會」,也使得中國痛罵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的底氣不那麼足了。「薩德」系統就是為了攔截朝鮮的導彈,對韓國來說,這次試射可謂正是時候,它讓「薩德」系統的部署似乎變得更為合理合法。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反對」朝方違背安理會決議進行有關發射活動。
-
彭博社:中國延遲公布國防預算數字引起猜測
中國財政部3月5日在公布今年的國防預算計劃時,只是說今年預算增幅為約7%,但並未給出預算的具體數字。這是四十年來的第一次,外界對此紛紛進行猜測。隨後,財政部新聞辦公室才宣布,今年的軍費預算比去年增長約7%,為1.044萬億元(約合1510億美元)。這是自1991年以來最低的軍費增長幅度。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猜測,中國的實際軍費開支可能會高於官方公布數字的55%。中國軍費開支的增速受到其它預算需求的限制,例如面臨老齡社會的來臨,中國的社保壓力巨大。
新 聞
- 【美聯社】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和影響力下降,中國乘機而入
- 【路透社】受中國需求下滑的影響,國際油價下跌
- 【華爾街日報】本周重要數據: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美用工數據
- 【金融時報】受中國觀點消息衝擊,樂天股價勉強收漲
- 【彭博社】中國如何才能避免與特朗普打貿易戰的影響
- 【衛報】特朗普或致貿易體系解體,迫使各國在中美間選邊站
- 【紐約時報】美國非法移民的真實現狀
- 【洛杉磯時報】特朗普在華贏得商標官司卻招來爭議
- 【金融時報】中國電動車市場爭奪戰實乃電池之爭
觀點評論
- 【Quartz】『我最喜愛的好法官』推選啟動,選誰人民說了算
- 【福布斯】中國打壓韓國的經濟以報復部署『薩德』
- 【華爾街日報(實時中國)】中國經濟前景光明,但一些問題待解
- 【Foreign Policy】中國填補美國在拉美留下的真空
- 【The Diplomat】美國單邊主義會如何影響中國的中東地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