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
Foreign Policy:中國特色的經濟施壓
中國已經越來越藉助經濟手段來對鄰國施壓,進而威脅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事實上,在過去二十多年裡,美國也常用經濟手段對它國施壓。在韓美就在韓部署美國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達成一致後,為了對首爾施加經濟壓力和表達北京的不滿,中國限制增開中韓間新航班的數量。然而,中國所用的經濟壓制和制裁以及這些措施對美國利益構成的威脅,並不局限於限制進入中國市場這樣的制裁措施。近些年,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大幅增加,雖然絕大部分投資是無害的,對美國經濟是有益的,但有理由對此有所擔心。
-
路透社:中國呼籲加強合作打擊新疆的恐怖勢力
伊斯蘭國近日發佈視頻,顯示有來自新疆的男子參加訓練,並威脅將回國發動「血流成河」的恐怖襲擊。中國外交部3月1日對此回應道,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共同打擊新疆的恐怖勢力。伊斯蘭國伊拉克分支近日發佈了長達半小時的視頻,顯示有來自新疆的維族男子參與訓練,並包含有部分新疆的鏡頭。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他不了解這段視頻,「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极參与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他說,「以『東伊運』為代表的『東突』恐怖勢力對中國和地區安全穩定構成嚴重威脅。我們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共同打擊『東突』恐怖勢力。」
-
Al Jazeera:中俄否決聯合國制裁敘利亞的決議
2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實施制裁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反對票,否決了這份由英法美等西方國家起草的制裁巴沙爾政府的決議。在表決中,有9個安理會成員支持制裁,中國、俄羅斯和玻利維亞反對,其它成員則投了棄權票。這一決議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在聯合國安理會採取的第一個主要動作。美駐聯合國大使海利表示:「這是個非常恰當的決議(卻被否了)。這是安理會悲哀的一天。」
新 聞
- 【路透社】2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超預期
- 【彭博社】據稱中國將再壓鋼鐵和鋁業產能治理污染
- 【美聯社】特朗普指責中國搶了美國人的飯碗,中國予以否認
- 【彭博社】ofo估值超10億美元,共享單車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 【金融時報】中國經濟無需刺激措施,防控風險更為重要
-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前景樂觀,吸引更多留學生回國創業
- 【美聯社】中國今年計劃裁減50萬個重工業工作崗位
- 【衛報】中國考慮實施二孩獎勵政策
- 【金融時報】基金經理對中國股票持謹慎態度
- 【BBC】冬季轉會窗口關閉,中超球員買賣金額遠超英超
觀點評論
- 【China File】重拾叢林法則?
- 【Quartz】中國仍是非洲國家的援助國
- 【The Diplomat】摩洛哥:中國通向非洲的跳板?
- 【財富雜誌】小米自主研發芯片也無法拯救其手機業務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在設計自己的大西洋海洋戰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