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7
-
華盛頓郵報:中國:『薩德』引起的一切後果由美韓承擔
3月7日,中國就韓國和美國開始在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發出嚴厲警告,稱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美韓來承擔。韓國官員認為,中國會因此對韓企採取一些列的報復行動。6日,朝鮮向日本海方向試射了四枚導彈,美軍當日即開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美韓表示「薩德」系統僅僅是為了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但北京斷然不能接受這種說辭。中國認為該系統對中國構成軍事威脅,是美國「干涉」東亞事務的證據。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韓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將堅決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的安全利益。」
-
彭博社:中國外匯儲備小幅增加,重回3萬億美元之上
中國人民銀行3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外匯儲備終於結束了連續數月下降的勢頭,凈增69億美元,重返3萬億美元之上。這一規模超過了彭博經濟學家預估的2.969萬億美元。據悉,加強對資本外流的限制和人民幣走強是外匯儲備增長的其中兩個原因。野村控股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趙揚表示,「嚴控資本外流的措施已經顯效,它僅減少了資本流出,還增強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但外匯儲備依然面臨壓力,因為限制資本外流並非長久之策,嚴控外流既不利於企業的海外發展,也影響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外匯儲備2014年曾摸高到了4萬億美元,之後逐步下降,但依然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外匯儲備。
-
華爾街日報:歐盟商會稱『中國製造2025』是個挑戰
中國最新的製造業升級計劃預計將耗資數十億美元,包括補貼、投資和其它形式的政府支持等。而中國歐盟商會對此似乎頗有微詞,稱它不僅會扭曲市場,還可能導致巨額投資的浪費。中國歐盟商會3月7日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對弈市場力量》最新報告稱,「中國製造2025」代表着中國工業政策的發展方向,將對外國企業構成挑戰。報告認為,「中國製造2025」將威脅公平競爭,導致中國產能過剩、債務增加以及無效投資等,最終傷害中國經濟。
新 聞
- 【路透社】韓國稱將『積極』考慮向世貿組織訴訟中國
- 【BBC】中國城市各施神器治理空氣污染
- 【衛報】中美引領太陽能利用,去年全球新增容量猛增50%
- 【彭博社】別惹中國,否則會有10多億人和你過不去
- 【路透社】中國稱達賴喇嘛是個『極具欺騙性的演員』
- 【衛報】缺水之城蘭州計劃從千里之外的貝加爾湖引水
- 【華爾街日報】誰在對美髮動黑客攻擊?
- 【金融時報】馬雲呼籲政府嚴厲打擊造假售假行為
觀點評論
- 【福布斯】特斯拉在華銷售數據的秘密
- 【彭博社】特朗普給中國的大禮:更易聘請高級科技人才
- 【Quartz】中國擔心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將威脅經濟增長
- 【The Diplomat】美國在亞洲的航行自由行動不僅僅令中國不安
- 【Foreign Policy】中國版的國際新秩序尚未成型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戰時會出其不意的擊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