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特朗普收斂了對華強硬態度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顧問施瓦茨曼3月12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朗普很可能會收斂對中國強硬的批評立場,包括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等。施瓦茨曼說,「我不認為有可能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以及在其它一些問題上(對中國強硬)的問題。」在競選時,特朗普曾表示要把中國這個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列入匯率操作國的名單,並會努力解決對華貿易逆差問題。但在特朗普上任後,特朗普政府官員和顧問的立場有所軟化。施瓦茨曼認為,中國對特朗普治下的中美關係和外交政策採取了一種冷靜、靜觀其變的態度。「他們(中國)很是沉着冷靜,認為一切才剛剛開始,而且特朗普還有個適應的過程。」
-
財富雜誌:中國經濟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3月12日說,中國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明顯降低,經濟已經從「L」型增長的「一豎」過渡到了「一橫」。去年,中國經濟的增速為6.7%,為26年來的最低增速,但為實現這一增速,也是以天量的銀行信貸、投機泡沫嚴重的房地產和大規模的政府投資來支撐的。然而,隨着政府開始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和減小信貸規模,中國將不得不依賴國內消費和民間投資來促進經濟增長。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為今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6.5%。李偉說,國內國際經濟都呈現出了諸多積極因素,因此中國經濟增長大幅下滑的風險已「明顯降低」。
-
紐約時報:美國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為何會讓中國不安
中國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深感不安並堅決反對,因為它會削弱中國的核遏制力,即威懾潛在對手不要打核攻擊的注意的能力。中國專家學者一致支持政府的立場,幾乎沒有不同的聲音。但外國有些專家認為,中國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屬庸人自擾。事實上,美國早已可以利用台灣和卡塔爾的雷達系統,來監控中國大陸的導彈試驗情況,同時日本也有兩套與「薩德」類似的雷達系統。中國政府似乎誇大了「薩德」的雷達系統的威力。多名專家都認為,北京真正擔心似乎是,美國及其盟友會利用「薩德」來打開個缺口,從而在中國周邊建起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把中國團團圍住。
- 【路透社】習近平強調要科技強軍
- 【路透社】中國多省高調談『一帶一路』希望能搭便車
- 【彭博社】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
- 【金融時報】中國在英國投資增勢強勁
- 【The Hill】商務部長鐘山:中美若打貿易戰必將兩敗俱傷
- 【華盛頓郵報】中國稱實施中國製造2025時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
- 【路透社】證監會新批10家公司IPO,募集金額不超49億元
- 【CNBC】中國將限制海外投資
- 【路透社】中國對數據造假將採取零容忍態度
- 【路透社】中國去年腐敗案上升30%多
- 【華盛頓郵報】中國稱謹慎對待並減少死刑
- 【華盛頓郵報】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稱中敘關係『穩步發展』
- 【路透社】大陸表示台灣應張開雙臂歡迎大陸投資
- 【The Diplomat】為什麼國務卿蒂勒森的首次亞洲之行必談人權議題
- 【nationalinterest.org】南海爭端或將搶東盟峰會的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