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時報:中國努力擠壓房地產市場泡沫
中國各大城市又掀起了新一輪的限貸和限購措施,以期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媒體警告稱,現在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泡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大城市,房價之高已經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即使那些高收入的專業人士也感到了壓力。政府已經確定,今年經濟政策的主題之一就是控制金融風險。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政府承諾將遏制房價的過渡上漲,給房地產市場降降溫。在知乎網上,一個關於北京房價的詞條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780萬次。一個關於北京大學研究生在京生活經歷的詞條也位於閱讀量排行榜的前列。他描述了自己不得不離開北京、放棄頂級研究所工作的原因:他畢業於知名大學並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他在北京買不起房子。
-
華爾街日報:中國做強國企以拉動經濟
在中國努力拉動經濟增長之際,國有企業的投資去年強勢復蘇,增速遠超私有資本。據統計,去年國企投資增速為近25%,而同期民間資本投資僅僅增長了3%。至於這種勢頭即將過去亦或預示着政府重回依靠財政刺激促進產業發展拉動經濟的模式,經濟學家們也看法不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和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認為這是「暫時之舉」。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計劃的一部分。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認為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在打國有企業這張牌,甚至認為國有投資的增長是中國在某些領域實施不公平的補貼戰略的有力證據,這包括芯片業、納米技術和生物科技等。
-
彭博社:台灣啟動自造潛艇計劃
3月21日在高雄與台船公司的簽約儀式上,蔡英文表示台灣別無選擇,必須啟動自己製造潛艇艦隊的計劃。她說這是台灣改進防衛能力的必要措施。依據合同,台船公司將在2024年交付第一艘潛艇,並將在交付後1-2年內列裝服役。蔡英文說,「國際政治的現實就是這樣,你必須要先自助,然後才能得到他人的幫助。」 依據防務部門提出計劃,希望能把軍費開支提升0.5個百分點,佔到生產總值的3%。預計今年的防務預算將達3560億元新台幣。
- 【華爾街日報】微軟推中國定製Windows 10,瞄準政府採購市場
- 【路透社】習近平會晤以色列總理,稱中東和平符合各方利益
- 【紐約時報】中國大力發展太陽能以治理污染
- 【路透社】緬甸-中國輸油管道即將投入使用
- 【華盛頓郵報】中國美國商會呼籲中國對美農產品開放市場
- 【邁阿密先驅報】香港即將選舉下一任特首
- 【金融時報】中美這對歡喜冤家註定要進行合作
- 【華盛頓郵報】天壇公園試用人臉識別技術防止廁紙浪費
- 【紐約時報】自閉症少年之死揭露中國托養中心的亂象
- 【芝加哥論壇報】特朗普、金正恩以及核戰威脅
- 【Foreign Policy】中美需要一個統一的對朝政策
- 【華盛頓郵報】兩會傳遞出的三個重要信息
- 【The Diplomat】越南尋求韓國支持其南海立場
- 【財富雜誌】別急於介入,中國共享單車的前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