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npr.org:蒂勒森會晤習近平,結束首次亞洲之行
3月19日,蒂勒森在北京會晤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他作為美國務卿的首次亞洲之行畫上句號。從會談結果看,雙方就朝鮮核問題進行合作的前景是樂觀的。蒂勒森在北京講話的語氣很樂觀,與他17日在首爾的講話形成鮮明對比。在韓國時,蒂勒森表示對朝鮮的所有選項都在考慮之中,包括實施軍事打擊。就在蒂勒森在北京會見中國高官討論朝鮮問題之時,朝鮮卻進行了一次大功率導彈發動機試驗。雖然朝鮮並未說明其功率以及可能的用途,但平壤稱這次試驗具有「歷史性意義」。在與習近平會面時,蒂勒森並未提及這次試驗。據悉,蒂勒森此行還有另一重要使命,即為可能於下月初在佛羅里達馬阿拉哥私人莊園舉行的元首首次會晤做準備。
-
彭博社:中國逐步意識到私密信息的重要價值
在網絡發展如此之快的今天,如果中國互聯網公司希望自己在國內外網絡市場有所作為的話,它們就必須認真對待涉及個人和用戶的私密個人信息的問題。本月有數據顯示,去年警方共破獲了1886起個人信息被盜用案件,逮捕4261名嫌疑人,和前一年相比,都有大幅增長。這也使得私人信息保護再次成為一個關注的焦點。如果中國消費者對中國網絡公司失去信任,那麼政府鼓勵技術創新的努力也不會順利。同時,數據安全問題也會阻礙中國公司的海外發展和擴張計劃。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正在形成一種共識,即私密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
-
The Hill:中俄軍力正努力追趕美國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一直保持着對它國的軍事優勢,但俄羅斯和中國在努力追趕,對美國的軍事優勢構成挑戰。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海陸空和太空軍事力量,佐以其在歐亞的軍事基地,形成了它國無力比擬的戰略優勢。就軍費預算而言,美國的年度預算為6000億美元左右,是中國軍費的三倍,是俄羅斯的六倍。然而,美國軍費中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海外的軍事行動上,比如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對伊斯蘭國的戰爭等。而中國和俄羅斯則不同,軍費預算大量用于軍事現代化上,提升了軍隊的質量、效率和綜合能力。這一戰略收穫頗豐,尤其是對中國而言。即便如此,專家們也認為,中國並沒有挑戰美國軍事能力的願望,他們的精力是要在亞太地區擁有更大的控制能力。
- 【www.bbc.com】蒂勒森:特朗普『期待訪問中國』
- 【華爾街日報】蒂勒森訪華,朝鮮又在試探美國的底線
- 【金融時報】蒂勒森的北京之行未能縮小雙方的分歧
- 【彭博社】中國控制措施無力阻止房價上漲
- 【華盛頓郵報】中國食品進口限制令貿易夥伴國警惕
- 【彭博社】低調富豪透露Oppo在中國市場擊敗蘋果的秘密
- 【金融時報】中國重啟技術強國的夢想
- 【福克斯新聞網】中國人酷愛龍蝦,美國龍蝦出口創記錄
- 【路透社】IBM與萬達集團達成雲計算戰略合作協議
- 【華爾街日報】中國暫時不會徵收房產稅
- 【路透社】中國國防部長將出訪斯里蘭卡和尼泊爾
- 【路透社】官方稱反腐行動將瞄準政企關係
- 【路透社】李克強將出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 【福布斯】中國黃岩島建設有引發戰爭的風險
- 【福布斯】中國倡導的新絲路計劃真的是和平良方嗎?
- 【華盛頓郵報】蒂勒森的中國之行:給北京吃定心丸訪問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