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大偉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尼克松訪華真是「改變世界的一周」嗎?

2022-03-03
e353906cd05050b94a6f550ab68e34e8.jpg

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對中國進行的歷史性訪問,在當時被形容為“改變世界的一周”。或許有些誇張,但這種描述確實有道理,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它結束了22年來中美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疏遠和毫無聯繫。又過了七年,正式外交關係在卡特任內建立,繼而開啟了我們兩國社會之間各式各樣的直接聯繫,涉及學術、商業、旅遊、姊妹城市和姊妹州/省、科學家、軍隊和各個政府部門等。如此,在尼克松打開大門之後,卡特總統和里根總統又真正地完善了兩國關係,並在兩國社會之間建立起廣泛的、實質性的聯繫。

第二,隨着美國對中國開放,作為之前美國孤立與遏制中國政策組成部分的世界其他國家政府,如今可以自由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關係了。因此,從真正意義上說,尼克松的訪問不僅開啟了美中關係,也為中國向世界敞開自己的大門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前中國幾乎是完全孤立的)。

於這方面,還需要指出的是,結束中國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態,是他對中國進行歷史性、開創性訪問的動因之一。1967年10月尼克松給《外交》季刊撰文時對中國所作的闡述,在當時被忽視了。尼克松在文章中認為:

從長遠看,我們根本經不起把中國永遠排除在國際大家庭之外,助長它的幻想,培育它的仇恨,危及它的鄰國。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10億最有潛力的人民生活在充滿憤怒的孤立狀態中。

這是讓中國融入二戰後全球秩序的願景,是一個真正影響全球的戰略目標,它獲得了隨後七位總統(直到唐納德·特朗普為止)的認同。我們花了近50年時間,才將中國從制度上納入國際秩序,但從總體上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尼克松的呼籲基本上實現了。

第三,尼克松的訪問是天才的戰略性舉措,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所謂“戰略三角”(美、中、蘇)的力量平衡,讓美國和中國得以聯手對抗莫斯科。如此,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導致蘇聯的削弱、解體以及冷戰的結束。

在尼克松與毛澤東會面之前,美中兩國都視蘇聯為直接的軍事威脅,是一個擴張性大國。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宣告奉行“勃列日涅夫主義”(該主義錯誤地將蘇聯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干預合理化,是從“反革命分子”手中“拯救社會主義”),這讓北京格外真實地擔心自己會受到核攻擊和/或常規攻擊。在當時,莫斯科還支持亞非各地的反叛運動和代理人政權,並與美國和中國爭奪代理人。而中美開放關係和相互結盟,讓“北極熊”從多個方向受到越來越大的地緣戰略壓力。

這種邏輯依據為兩國關係提供了“戰略粘合劑”,但它只持續了10年時間。1982年,中國在中共十二大上宣布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是中國外交政策在美蘇之間更加平衡的暗號。鄧小平還向莫斯科提出恢復雙邊關係的三點要求(三個條件是:莫斯科與越南中止聯盟關係,從越南撤兵,停止對河內侵佔柬埔寨的支持;將中蘇邊境的蘇軍削減到1964年水平,並從蒙古國撤兵;從阿富汗撤軍)。1962年以來,中蘇關係一直處於破裂狀態。從1983年開始,鄧小平啟動與莫斯科逐步和解的進程,這一進程在1985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加快。到1989年5月,鄧小平的所有條件都被滿足,中蘇關係的中斷結束了,尼克松訪華秉持的中心地緣政治理論也隨之告終。這時離蘇聯解體和冷戰正式結束還有兩年。隨後,中美關係失去了“戰略粘合劑”,從此再也沒有找到新的替代物。

儘管“改變世界的一周”仍屬戲劇式的誇張描述,但若以它讓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的巨大貢獻衡量,此言不虛,因為這是中國成為如今的超級大國的基礎。而它確實重新喚醒中美兩國人民之間沉睡的關係,並在朝鮮和越南兩場熱戰之後開啟了兩國間長達50年的和平時期。從這些方面講,它的確改變了世界。

50年後的今天,雖然商業、學界、科研等若干領域的合作仍在繼續,但隨着動態競爭的加劇,兩國合作已經全面萎縮。雙方均以越來越消極甚至敵對的態度看待對方,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觀感接近歷史最低點,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也相當負面。然而,在內心深處,兩國人民彼此之間仍存在一種固有的吸引力,鐘擺仍有可能再次朝更積極的方向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