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大偉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美中關係邁進一步

2014-11-14
ID38(Xi-Obama2).jpg

習近平主席與巴拉克·奧巴馬11月11日在北京舉行的雙邊峰會,是中美關係向前邁出的可喜一步。雖然在幕後和兩位領導人的聯合記者會上,緊張氣氛仍然存在,但總體上說,通過一天的高峰會晤,雙方取得了許多成果。

當然,兩位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和鄰近的中南海領導人駐地共渡的那幾個小時,是高級助手們數月籌備的結果。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7月對北京的訪問,以及國務委員楊潔箎11月對波士頓和華盛頓的訪問,是峰會取得現有成果的關鍵。在楊的訪問中,國務卿約翰·克里在老家波士頓作東,與楊在輕鬆氣氛下進行了擴展性對話,並一同進餐。這顯然對峰會期間達成氣候變化與清潔能源合作協議十分重要。

根據協議,2025年之前,美國將把它的碳排放從2005年水平減少26%至28%(意味着它的二氧化碳減排速度要比現在快一倍)。中國碳排放水平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屆時中國將力爭非碳排放能源的消費佔比達到20%(這立即引來即將就任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抨擊)。

精心的籌備也對峰會期間宣布的其他幾項協議起了關鍵作用:

* 達成科技產品減免關稅協議。

* 就信息技術協議(ITA)擴圍達成一至。該協議談判將在世貿組織舉行。

* 簽署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諒解備忘錄。

* 簽署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諒解備忘錄。

這些是峰會上達成的正式協議。華盛頓還發表了另外兩個細化其他領域共性和共識的“簡報”,包括:

* 合作抗擊埃博拉疫情。

* 同意在幾個特定領域打擊伊斯蘭國(ISIS),“阻止外國恐怖主義好戰分子的跨國流動,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網絡,加強恐怖威脅情報交換,協助伊拉克政府的重建工作”。

* 同意在幫助阿富汗穩定、安全與發展方面進行合作。

* 合作打擊野生動物產品非法交易。

* 同意彼此將商業、旅遊簽證有效期延長到十年。

* 在“加強協調合作遣返逃犯”方面擴大執法合作,加強打擊假冒商品的執法合作,阻止簡易爆炸裝置的流動,打擊腐敗和跨國犯罪。

* 加快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進度。

* 合作改善非洲發電、供電和能源生產能力。

* 提出出口信貸與糧食安全新舉措。

總之,這份通過一天峰會達成的協議與成就清單令人印象深刻。它們是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的。雙方沒有像以往峰會那樣發表長篇聯合聲明,詳述各自在多個國際問題上的立場,而是在表述各自願望與成就時更適度,也更實際。過去聯合聲明中那些高談闊論,在峰會結束後往往沒有實現,有鑒於此,氣候變化和兩軍協議在實踐中能否落實,的確還有待觀察。

軍事諒解備忘錄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信任措施,它不僅有望降低軍事意外的風險,也有望減少意外發生後事態升級的可能,同時為未來雙方更多的建立信任措施打下基礎(雙方正在討論彈道導彈發射相互通報計劃)。此前,中方一直堅決拒絕美國簽署類似協議的請求。北京(錯誤地)辯稱,只有冷戰時美國和蘇聯這樣的對手才會簽這種協議。在拒絕談判或簽署此類協議近20年後(可追溯到克林頓時代),中方現在跨過重要的觀念門檻,與美國發展建立信任措施。有了這些協議,中國附近國際海域和(美軍定期巡邏的)空域如今更為安全。過去一年,兩軍還加強了交流。也許,兩個大國間日益嚴峻的“安全困境”多少出現了緩和。

“新型大國關係”前景如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宣揚他所珍視的“新型大國關係”概念和口號,而奧巴馬總統在這個問題上仍保持沉默。一年多來,奧巴馬和美國政府堅持拒絕正式承認這一表述。美方支持不重蹈新舊大國衝突(即“修昔底德陷阱”)歷史覆轍的目標,但讓奧巴馬政府更感興趣的是採取切實行動,而不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麥艾文最近形容的“口號外交”。對習近平主席常常用來解釋這一概念的某些特定說法,美方也感到不適。據新華社報道,在峰會上,習近平為這種“新型”美中關係提出六個新“重點”,美方眼下需要認真加以研究。

展望未來

不管雙方是否同意用某個總體框架或口號來描述關係,2014年北京峰會似乎暫時止住了過去五年很多分析人士以為的“大出血”。2011年,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後,也出現過類似的穩定,但數月後兩國關係重返下行軌道,並再次高度緊張。這次會不會往事重現還有待觀察。必須承認,美中之間存在許多困難分歧,近年的競爭態勢使合作內容失色,但兩國政府仍必須竭盡所能管控對抗,緩和緊張局勢,努力擴大雙方及與其他國家的具體合作領域。美中關係確實存在困難,然而它是一樁不能選擇離婚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