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關稅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

馬斯克與MAGA的決裂

2025-06-23
lizheng.jpg

在經歷一系列社交媒體“罵戰”和“服軟”後,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的“蜜月期”終於走到盡頭。雖然馬斯克選擇低頭,但二人關係已不太可能回到以前。經過在白宮的半年磨合,馬斯克發現其政治理念與特朗普的“死忠粉”有巨大差別,這也讓美國的科技加速主義精英放棄了對MAGA勢力的幻想。

馬斯克與MAGA勢力存在三個根本性矛盾,“大而美法案”則揭開了雙方不和的“遮羞布”。

政治上,馬斯克和科技加速主義精英支持更為徹底、復古的“小政府”理念,即主張顯著削減政府支出規模、廢除多數新興領域的監管措施、控制軍事支出和減少對外干涉。實現這些理念正是馬斯克加入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初衷。MAGA勢力雖然表面上呼籲“小政府”,但實際上比其前身“茶黨”更偏向極右翼,支持政府通過適度擴權來實現“路線糾偏”。例如,MAGA勢力傾向於增加軍事和邊境安全支出,以此來實現“美國自豪感”。MAGA也堅決反對高技術移民,將美國“種族純粹性”置於科技發展需要之上。

經濟上,科技加速主義精英崇尚市場決定論,希望消除或減少扭曲美國市場自由運行的內外因素。該群體強調通過顛覆性創新和自由市場推動經濟發展,反對過度政府支出和保護主義政策,擔心高債務負擔影響經濟健康。MAGA勢力則缺乏成系統的經濟觀,其主要經濟訴求包括貿易和技術保護主義、提升白人產業階層收入、反壟斷、對外來資本實施歧視性政策等,其不少訴求蘊含著對市場、資本、創新的管制,與科技加速主義精英支持的方向相反。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和讓美國債務不可持續的“大而美法案”更充分展現了與對方理念上的分歧。

社會上,科技加速主義精英更加多元,其中大部分與美國主流的傳統價值觀有一定距離。該群體中有大量LGBT人士,宗教信仰多元。馬斯克本人的“秘密大家庭”也與美國傳統家庭觀有顯著區別。MAGA勢力則更加保守,更遵從基督教、天主教等美國主流宗教信仰,對衝擊傳統生活模式的技術創新持懷疑態度。特朗普和MAGA力推的《刪除法案》體現了兩者差異。該法案要求美國互聯網平台以更大力度打擊“深度偽造”色情視頻,並治理網絡暴力、網絡勒索等亂象。馬斯克則在接管X平台後對色情視頻採取了比以往更寬鬆的審查制度,這在MAGA勢力看來是一種“道德敗壞”。

上述三個矛盾讓科技加速主義精英和MAGA勢力終究難以全面融合,也將給特朗普政府未來的執政前景帶來一系列影響。

首先,MAGA勢力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成為特朗普更加倚重的對象。執政初期,科技加速主義精英“出錢”,MAGA勢力“出票”,是對特朗普影響力最大的兩個群體。如今,隨着馬斯克回到“友好中立”立場,MAGA勢力在白宮的領地進一步擴大。在“關稅戰”“大而美法案”等施政爭議上,MAGA勢力一邊倒的支持穩住了特朗普的執政地位,也證明了該群體才是“無條件的支持者”。這一變化可能讓特朗普的決策更偏向民粹主義,並採取出人意料的極端性政策。

其次,特朗普執政陣營將分化重組。特朗普的執政陣營由多股美國右翼力量組成,對特朗普本人的“個人忠誠”是這些群體的粘合劑。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社交媒體戰”打破了內部和諧,也讓MAGA勢力之外的群體看到了其結局。一些人將重新思考一旦其政治願景與特朗普的最終決策相悖,自己將作何打算。更加強勢的MAGA勢力將迫使特朗普陣營內的華爾街精英、新保守主義者、民主黨“叛軍”抱團取暖,形成與MAGA勢力相制衡的理念主張,並且小心翼翼地處理與特朗普本人的關係。

最後,科技加速主義精英需要尋找新的政治出路。在2024年大選前,這一群體在美國政治中並未引起廣泛關注,其“橫空出世”表明美國政治和社會出現了與該群體相適應的結構性變化。與特朗普政府的分道揚鑣,並不意味着該群體將就此淡出美國政壇,相反他們將基於首次參政的經驗調整政治理念,選擇新的合作對象。在2026、2028等以後多個美國競選周期中,我們還將看到該群體的身影,但其支持的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