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中國為何不急於挽救本國經濟?

2023-09-21
張軍.jpg

過去三年,中國的總需求明顯減弱。除了抗疫政策的持久影響外,中國還受到全球需求下降的拖累。7 月份出口同比下降 14.5% ,與 2022 年 7 月17.2%的強勁出口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鑒於這些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沒有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實施大規模刺激計劃,這讓國內外的觀察人士深感困惑。

中國領導人當然意識到了經濟在持續放緩,但他們可能估計到,挽救經濟的風險比不採取行動的風險更高。或許,他們對國內經濟抵禦全球衰退的能力更有信心,並相信經濟能夠自行迅速復蘇。

無論如何,中國似乎選擇不採取進一步行動。事實上,在採取任何經濟干預方面,中國都面臨著重大障礙。畢竟,巨額債務,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讓中國的迴旋餘地變得有限。此外,至少從2018年開始,外部環境對中國越來越不利,帶來了過去40年來從未遇到過的挑戰。

因此,中國對宏觀經濟管理採取了越來越謹慎的態度。貨幣政策就是一個例證。例如,2020 年 3 月疫情爆發時,美聯儲立即將利率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相比之下,中國人民銀行僅下調了0.2個百分點。同樣,美聯儲為應對通脹飆升而迅速加息,2022 年 3 月以來加息了 5 個百分點;但中國央行卻採取了一系列溫和的降息措施,以適應 GDP 增長和需求減少。

這種做法也是過去兩年中國得以避免通脹失控的主要原因。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易綱訪問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時發表講話,明確提到了這一點。在講話中,易綱強調了中國人民銀行堅持的所謂的“衰減原則”。根據該原則,面對不確定的情況,央行應避免採取過激行動。這一眾所周知的概念由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威廉·布雷納德於 1967 年首次提出,但易綱的演講為了解近年來中國經濟政策思維的轉變提供了寶貴見解。

理論上,更加保守的貨幣政策可以更好地協調短期措施和長期目標。為此,央行應將實際利率設定為儘可能接近產出的潛在增長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S·菲爾普斯關於儲蓄率黃金法則的開創性研究,就說明了這種做法的好處。

易綱的講話反映出中國高層決策者當前思維方式和政策風格的轉變,有助於解釋為何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波動性有所減弱。隨着反周期政策的縮減,中國即使在需求沒有激增的情況下,也成功維持了增長。這可能與政府的發展計劃相一致,該計劃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平衡增長導致的巨大成本,例如短期金融風險的迅速積累。

事實上,中國放棄激進的宏觀經濟政策,可能是因為領導層認識到幾年前該國已面臨達到系統性金融風險關鍵閾值所構成的威脅。鑒於中國政治制度的特性,此類風險被視作對社會和政治穩定構成了不可接受的威脅。

於是,中國在2016年啟動了全面的“去風險”行動。政策制定者以“去風險”為指導原則,宏觀經濟政策由激進轉向穩健。為化解風險,解決實體經濟過度金融化問題,中國發起了一波去槓桿和定向金融干預浪潮,嚴厲打擊資產管理行業,引發槓桿率較高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調整。

外部壓力也日益帶來風險和不確定性。20年前,中國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且實行固定匯率,國內政策基本上不受外部影響。但現在,中國經濟規模龐大,與世界經濟的關係發生巨大變化,促使中國在應對不確定性時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現在必須密切關注中美利差的變化,並評估其對中國資本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的潛在影響。

話雖如此,中國放棄激進的宏觀經濟政策並不令人意外。事實證明,“去風險”政策可能有效預防金融或債務危機,但疫情和隨後的疫情防控政策阻礙了經濟再平衡和反彈的能力,導致需求進一步減少。

將總需求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對於加速中國經濟復蘇至關重要。鑒於“去風險”政策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中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儘管政策制定者需要採取平衡各方權益的行動,但長期經濟衰退的風險日益增加,說明需要尋找更有效解決方案,來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緊迫挑戰。

但是,中國仍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實現經濟再平衡。通過大力進行結構性改革,消除准入壁壘,開放目前對外國競爭不開放的行業,如教育、培訓、諮詢和醫療保健,中國可以為私營部門創造大量市場機會,並進一步推動私營部門的發展,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Why Hasn't China Rushed to Bail Out Its Economy?”(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