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徐洪才 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大後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

2022-10-24

中共20大報告充分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為未來幾十年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國際社會和市場的信心。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都發生變化。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被動搖,以經貿合作為基石的國際關係遭到破壞,這些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和包括糧食、能源安全在內的經濟安全都產生了影響。近期,世界銀行、IMF再次下調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當前世界經濟亦呈現“低增長、高通脹、高失業、高槓桿、高風險”的特點。

眼下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具體表現為新冠疫情存在反覆的風險,供應鏈尚未恢復暢通,就業市場和中小微企業困難依然存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進出口增速快速回落.特別是內需持續不足,市場信心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中共20大重申實現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無疑為世界經濟擺脫當前困境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中共20大報告延續過去十年的基本思路,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旨,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力求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高全要素生產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首先,中共20大強調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和共享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守“碳達峰、碳中和”承諾。

第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推動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第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作用。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市場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第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數字、智能技術應用,推動傳統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現代化及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五,增強內需在經濟發展中的內生動力。優化投資結構,提振消費需求。中國擁有14億人口,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實施就業優先的政策,鼓勵中小微企業發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第六,堅持擴大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在全球範圍內,不僅推動具體項目合作,更要在規則層面上提升中國話語權。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造國際一流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自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高舉包容性發展的旗幟,在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平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在亞太地區,中國願意參與RCEP、CPTPP和IPEF等多層次的國際合作。中國反對人為“脫鉤”“斷鏈”、破壞分工體系和阻礙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做法,對有助於區域和全球合作、共同繁榮的合作倡議和框架採取支持、包容、開放的態度。

40多年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增強了中國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筆者相信中共20大後中美、中歐、中日關係將有所改善,經貿合作在國際關係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的地位會逐漸恢復。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依然在亞洲,機會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