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王玉柱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雙循環」格局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詮釋

2020-10-28

“雙循環”發展格局是一種新的發展構想,旨在通過強化國內市場在參與國際分工中的主導地位,改變中國對世界市場的依附關係。“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提出,是要解決如何更好地依託世界和實現更好發展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建立在開放型經濟基礎之上,未來發展仍離不開外部世界。強調“內循環”為主體並非要割裂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而是要進一步優化與外部世界的分工合作關係,通過內部市場的機制建設與完善,實現內外經濟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

一、通過“以外促內”培育國內市場和產業的主體地位

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通過出口產業的迅速膨脹在較短的時期內完成工業化進程。整個現代工業化環節建立在世界市場基礎之上,也因此導致了產業體系的脆弱性。一旦外部經濟出現動蕩,國內經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早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這一經典的“東亞模式”發展弊端即已顯示出來。考慮到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尤其是國家間政治因素的影響,這種分工依附關係所滋生的經濟風險顯得更外嚴峻。

以“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打破國際分工的依附關係,最大限度降低外部風險對國內經濟的衝擊。中國提出降低外貿依存度的呼聲早已有之,但改革的出路無非在於通過促進國內消費降低出口依賴性。然而,國內終端產品的消費增長並不能有效吸納國際分工環節產生的中間品剩餘。一直以來,我國與歐美日之間是一種“外圍-中心”的分工依附關係。而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其本質上是要改變既有生產分工體系的依附關係,以國內市場為主體,關鍵產業為核心,在保障自主性前提下實現對外分工的外延性拓展。

強調“內循環”為主體旨在通過提升國內產業主體性和實現自成體系的內部分工格局,從長遠降低對國際市場的負面衝擊。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歷程表明,中國市場和產業主體性的培育始終離不開外部市場的支撐。目前,全國各地仍然把打造適宜國際企業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政府經濟工作的重要目標。在突出產業主導性或自主性的同時,仍以開放經濟為導向,通過更大範圍和更廣領域的開放,吸納國際先進資金和技術,藉助國內大市場優勢,發展中國特有的競爭優勢產業。

二、通過“內外循環相互促進”塑造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新國際分工體系

當前中國開放型經濟建設的發展方向,是實現和構建以國內大市場為中心、與外部市場協同有序的新國際分工關係。以“內循環”為核心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將有助於推動形成新的國際分工體系,實現與世界範圍內既有的“中心-外圍”發展格局互補協同,提升世界產業分工體系的穩定性。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內外經濟再平衡始終是中國與外部市場關係調整的核心內容。這一再平衡戰略從最初的貿易調節,逐步過渡到產業領域,並愈發傾向於實現內外平衡的中長期解決方案。“雙循環”發展格局將塑造以內部市場為主體和內外協同的發展關係,通過塑造以國內市場為主體的新國際分工模式,使中國的對外經濟負面衝擊最大程度內部化。

“循環”一詞在英文語境下更能體現中國的改革邏輯,其翻譯一般為“circulation”,它是一種具有系統論發展理念的生產要素有序流通的改革構想。與生命有機體類似,“雙循環”是一個系統概念,體現的是市場環境下生產、交換和分配的可持續流通過程。“內外循環相互促進”是“內循環”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過程,是“內循環”有效運轉的重要生存環境。中長期內,中國仍需要持續導入外部生產要素,構建國內產業部門之間的橋接機制,打通內部產業循環的“堵點”,通過制度層面的改革,降低國際和國內生產要素的流通壁壘,進一步壯大國內產業發展基礎。

在外向型經濟模式下,由於國內主導產業長期缺位,中國國內產業部門與外部市場之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循環。這些以參與國際分工為主的國內產業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內部產業循環機制,產業同質化競爭高於互補性,尤其在地方政府干預等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下,難以形成一個分工協同的循環體系。強調“內循環”為主體、內外循環相互促進,就是要通過內部大市場的共同建設,實現生產環節“堵點”的打通,進而激活內部市場潛力,推動內外生產要素的流通和重新均衡。這也將成為世界經濟“再平衡”問題的中長期解決方案。

三、通過以“內循環”為主進一步完善國內市場機制建設

“內循環”為主的制度設計旨在從國內機制建設着手,從中長期解決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形成的發展失衡問題。中國提出高質量發展戰略後,通過市場機制建設和優化國內產業解構的理念愈發突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和《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等重磅政策文件,旨在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加速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此同時,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為典型,中央政府把打破地方市場區域分割實現內部市場深度整合,塑造統一有序的內部市場視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中國需要通過塑造中長期政策改革的穩定預期,來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和市場化改革的成熟認知。因此,強調國內市場機制建設也是從中長期回應國際質疑的重要政策舉措。後疫情時代,世界主要國家地區保護主義政策加碼,中國仍以開放的姿態制定內外經濟政策。有質疑認為中國因此將重新進入“閉關鎖國”時代,這顯然低估了中國推進改革的政治智慧,也低估了中國民眾對開放政策意願的廣泛民意基礎。

此外,強調產業自主性,並非意味着不同所有制經營主體之間存在規則或待遇方面的差異。中國市場對外商或外資的開放始終是包容的,甚至迄今仍存在“超國民待遇”現象。當前,國內市場制度化建設的重要落腳點在於通過維護市場主體公平地位,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外商投資法》目前在各地正處於規則細化和落地實施階段,尤其隨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外商投資主體與其他所有制市場主體的待遇差異已漸漸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