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新冠疫情不會減少全球對中國的依賴

2020-04-21
02979df0dbe4457c99d0d299ac332b31.2-1-super.1.jpg

幾乎可以肯定,新冠肺炎大流行將引發一場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更深、更持久的全球衰退。許多國家政府承諾採取前所未有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提振經濟,儘管它們已擁有大量公共債務。然而它們所能期望的最好結果大概也只是避免經濟崩潰。如果它們堅持自我封閉,指責他人,高築壁壘,而不是維護國際合作與經濟交往的話,那麼就連這種期望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美國和中國的參與尤為重要。2008年危機後的中美合作曾經極大地推動全球經濟的復蘇,支持了兩國各自的刺激措施(美國的量化寬鬆和中國的大規模財政刺激)。然而,新冠危機爆發正值中美雙邊關係以及更廣泛的國際合作處在數十年來的低谷,而且美國並沒有表現出改善這種局面的意願。

相反,一些美國政界人士很快抓住新冠危機不放,聲稱任何國家,尤其是中國,都不應該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如此核心的地位。此外,美國特朗普政府更感興趣的,似乎是提醒公眾病毒出自中國,而不是採取強有力的行動控制病毒。這嚴重削弱了世界各大經濟體協調一致採取應對措施的意願和能力。

美國無視中國為解決新冠危機做貢獻的潛力是錯的,它期待這場大流行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是錯的。

即使供應鏈更加區域化、多樣化可以降低風險,中國在電子產品、機械和裝備製造等眾多領域仍保持着相當大的競爭優勢,至少在短期內無法被取代。

這並不是說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不會發生轉變,相反這種轉變已經持續了十年,大量低附加值製造業崗位已經轉移到了中國的周邊國家。

這遠不會削弱中國的地位,反而使中國能夠在附加值階梯上攀升。一度生產服裝、鞋子,組裝電子產品的長三角地區和廣東省,如今已經成為了高科技創新中心。

與此同時,中國大力促進國內消費,從而減少了對國外需求的依賴。其結果是,當今世界對中國的依賴也許超過了中國對世界的依賴。我相信新冠大流行將強化這種依賴,特別是由於中國在控制病毒和重新開放經濟方面(至少)比大多數國家早了幾個月。

的確,中國嚴厲的封鎖措施帶來高昂的經濟成本,可能導致第一季度GDP下降8-10%。但這些措施也使中國能在病毒剛擴散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時候就阻斷了新的感染。2月中旬時,中國已經開始努力復工復產,以穩定全球供應鏈。

所以,中國避免了美國出現的那種股市動蕩,而美國此時的感染病例正迅速增加,封鎖才剛剛開始。由於中國政府的果斷行動,在地方當局最初有過一些失誤後,中國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國家,而世界其他地區正陷入嚴重的衰退。

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不同的是,中國政府似乎不必規劃更多大規模的新投資支出。它應當做的只是跟進現有的基建投資計劃,包括建設特高壓電網、城際高速鐵路和5G網絡,同時採取補貼和免稅等其他措施支持經濟和就業的復蘇。由於財政赤字尚不到GDP的3%,這些措施中國肯定是可以負擔的。

這些投資將有助於中國在更多高技術領域取得最新進展,其中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這將加深中國與全球技術供應鏈的融合。即使中美脫鉤,也不會終止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技術交流。

無論是美國的抵制,還是新冠疫情,都無法阻止中國開放服務業,或成為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越來越有吸引力的出口目的地。事實上,當一些國家趨於閉關自守的時候,中國仍在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全球化。這種承諾所帶來的貿易、投資和增長機會對新冠危機之後陷入困境的國家來說也許是天賜良機。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COVID-19 Will Not Reduce Global Reliance on China”(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