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魏尚進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美國的經濟衰退能否結束貿易戰?

2019-09-06
a.jpg

最近美國收益曲線的倒掛——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低於短期債券利率——引起人們對美國今年晚些時候或2020年出現經濟衰退的擔憂。但矛盾的是,美國經濟下滑有助於改善與中國的雙邊經濟關係,為兩國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降溫。

近些年的歷史為這種預測提供了依據。確實,美國經濟衰退所導致的進口需求減少,通常會給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GDP比率較高的經濟體帶來負面影響。然而,在近幾次經濟低迷期間,美國也比以往更願意與中國合作,以刺激經濟復蘇。

例如,在2008年到2010年上一次美國經濟大衰退中,中國似乎是唯一有能力且願意增加全球需求的主要經濟體。出於這個原因,中美關係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美國甚至主張讓中國在IMF和G20等國際組織中有更大的話語權。

同樣,繼美國偵查機和中國戰鬥機在南海相撞,導致一名中國飛行員死亡和美國機組人員被扣留後,中美關係在2001年年中處在了低潮。但是2001年9月11日之後,恐怖襲擊突然使美國經濟前景變暗,並使中美經濟關係有所好轉。

與前幾屆政府不同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府也許沒有國際合作的基因。不過顯然,特朗普是在美國經濟有點過熱的情況下發起當前的關稅戰,這種過熱部分是由於他在2017年末推動國會大幅減稅。美國與貿易夥伴的摩擦——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它正在損害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實際上可能有助於讓美國經濟降溫。而如果經濟衰退成為現實,特朗普可能會軟化對中國的立場。

兩個因素也許毀掉這種可能性。第一,中國或許無法或不願提供經濟刺激措施。十年前政府曾推出積極的刺激計劃,以抵消全球金融危機後出口需求的疲軟,而現今中國政府的債務率要高於十年前,這個事實似乎限制了政府在美國經濟衰退時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的能力。

即便如此,中國的債務/GDP比率仍遠遠低於其他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故政府有一定空間在經濟緊急情況下進行額外的財政刺激。而且,儘管中國人民銀行對任意注入流動性持更加謹慎的態度,但它加諸商業銀行的相對較高準備金率意味着,一旦需要,中國人民銀行仍有很強的火力。

第二個風險因素是2017年美國企業的減稅,它擴大了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進一步損害了雙邊關係。

美國總體貿易逆差反映出美國國民儲蓄相對於投資是短缺的。2017年的減稅將使美國政府債務在未來十年內再增加1萬億到2萬億美元,從而大大提高政府的負儲蓄率。由於不可能靠政府減少投資,或者靠足量的私營部門儲蓄增長來彌補,因此減稅措施助長了美國貿易逆差的增加。預計今年的總逆差額將大於2017年或2018年,且這種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這也強烈暗示着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增加。由於美國政界人士和多數媒體顯然沒有認識到特朗普減稅與美國貿易逆差增加之間的關係,他們極可能認為這一切是由於中國人行為不端。因此我一直認為,美國的減稅是降低美國對中國(以及眾多其他貿易夥伴)貿易逆差的一個重大結構性障礙,有可能是未來幾年關係緊張的根源。

不過,美國的貿易逆差(佔GDP的比重)通常隨着美國經濟的疲軟而下降,因為進口需求會趨於減少。所以美國的一場經濟衰退,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抑制特朗普減稅對貿易逆差的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自從2018年底以來,中國政府本身一直在積極減稅,它減少了增值稅(從17%降到16%,再降到13%),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了僱主的社保繳費率。

近來的這些減稅,不太可能靠減少投資或是私人儲蓄的足量增加來彌補,因此,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很可能會下降。中國的總體貿易順差——表明中國的儲蓄超出投資——可能會在2020年大幅收縮,甚至有一兩個季度出現逆差。雖然由於美國的減稅效應,中國明年幾乎肯定對美國仍有雙邊貿易順差,但這種失衡會比它在原有狀況下小很多。

從直接需求方面說,一場美國的經濟衰退對全球經濟是壞消息,但它有助於使陷入困境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如果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能相處得更好,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投資者都會鬆一口氣。這也許就是美國下一次經濟衰退能帶給人們的一線希望吧。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Could a US Recession End the Trade Wa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