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余永定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

2016-03-09

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黨的文件把它描述為“新常態”。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是增長勢頭明顯放慢。中國的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已經從10%左右下降到7%左右,甚至更低。到目前,官方認可的增長數字是6.5%。

economy.jpg

在接受中國經濟增長顯著下降的同時,必須強調,6.5%已經是非常可觀的增速。如果中國能保持這一增速,它就能實現2010年設定的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兩番的目標。

過去30年,中國增長模式的最主要特徵之一是對投資的依賴,尤其是房地產投資。中國投資增長速度一直高於GDP的增長,其結果是,中國的投資率(投資佔GDP的比例)達高47%,目前為止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最高的。雖然人們對中國投資率究竟是多少有爭議,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的投資率已經過高。

中國的投資包括三類: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其中,房地產投資佔了總投資的四分之一。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房地產是中國最賺錢的投資領域,所以,各行各業的投資全都湧入了房地產市場。到2013年底,除了全國各地大量的住宅樓,中國還建了大約700家五星級酒店,另有500家尚在建設中;摩天大樓有470座,另有332座在建設中;全球最高的10座正在建造的摩天大樓中,有5座在中國。

顯然,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已經過度。2012年,政府開始採取措施給房地產投資熱降溫。這些措施主要是為了抑制對房地產的需求。結果,新房需求逐步下降,二三線城市下降得很厲害。到2015年底,全國未售出房屋面積達到7億平方米,而在正常時候全國的年均住房銷售面積為1.3億平方米。面對兩位數增長的庫存,房地產開發商自然會大幅削減投資。目前,房地產投資增速已經基本上降到零。不用多想,人們都可以肯定,2016年房地產投資增長會是負數。考慮到房地產開發在GDP中所佔的龐大份額,以及房地產開發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繫,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鋁、煤炭、建築材料,等等,很容易看出房地產投資下降會對整體經濟增長產生多大的影響。

理想情況下,中國政府應鼓勵更多的家庭消費,來抵銷房地產投資的下滑。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家庭消費很大程度上是靠來自內部的刺激,而在經濟增長率處在十年最低水平之際,家庭消費不可能出現快速增長。

無疑,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根本原因是結構性的。在規模報酬遞減之上,使房地產投資過熱最終顯化的資源錯配,才是中國潛在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但2016年中國所面臨的更緊迫問題,不是增長率下降到6.5%之類,這還基本符合中國的長期增長潛力,而是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可能使中國經濟增速遠遠低於增長潛力,並最終出現硬着陸。

由於房地產投資急劇下降導致產能過剩,中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滑,到目前為止已經連降46個月,並且沒有任何好轉跡象。2015年初,中國的GDP縮減指數也變負,雖然中國消費價格指數(CPI)仍處在正區間,但無疑中國現在已受通縮所控。與一次性價格調整相反,通縮意味着價格指數將持續下降,進而是經濟增長率下降。價格和經濟增長的下降會彼此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有兩類惡性循環正作用於中國經濟。第一種是“產能過剩-通縮”惡性循環:產能過剩帶來PPI下降,導致公司利潤下降,為了應對,公司不得不去槓桿,減少投資,這反過來又直接導致更多的產能過剩和PPI的進一步下跌,雖然這有助於將來穩定價格。

第二種是“債務-通縮”惡性循環:PPI下降使實際債務上升,反過來導致公司利潤下降,為了應對,公司仍不得不去槓桿,減少投資,而它帶來的結果和上面是一樣的。

由於經濟增長的下滑可能遠遠超過能夠容忍的程度,在我看來,政府應該拿出一套刺激方案,打破“產能過剩-通縮”和“債務-通縮”惡性循環,同時繼續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應該強調的是,刺激方案主要用於基建投資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同時應該通過發行政府債券而不是信用擴張來融資。

儘管事實上打破“債務-通縮”惡性循環很難,但由於高儲蓄率及財政狀況相對穩健,中國經濟基本面還不算太糟,只要政府能實施適當的組合政策,經濟就能反彈,並重返增長速度雖然較緩但依然令人振奮的增長軌道。

當然,任何刺激方案都只是讓中國獲得一定的喘息時間,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還在於充分發揮個人的創業精神。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制定了改革所有制、金融體系、創新創業扶持體系的綜合性計劃。創業創新會在多大程度上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很難預測和衡量,但我們在深圳和其他地方看到了許多成功的案例。華為、中興這樣的中國企業在進入全球市場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出人意料的是,在所謂中國經濟“生鏽地帶”的東北,也有一些企業在創業創新方面獲得成功。比如,瀋陽機床有限公司就已經成為德國機床製造商的強大競爭對手,據報道其產品的技術水平在許多方面已經超過德國同行。可以說,中國處處有春意,當然沒人肯定這些春芽能在不久開花,也許我們要等幾年後才能看到結果。但對中國經濟前景不必過於悲觀,像過去30年里歷次那樣,它終能應付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