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國亟待突破「碳中和」的強約束

2021-05-27
MQPWFNDLI5LINB5FG5H7FJOKMI.jpg

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和最大的碳排放國家,中國兌現“碳中和”承諾要比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面臨的形勢都更為嚴峻。

目前,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和地區承諾兌現“碳中和”目標,其中22個國家和地區通過納入國家立法、提交協定或政策宣示的方式正式提出了“碳中和”相關承諾。如歐盟、英國、瑞典等歐洲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中美作為無論是經濟規模、國際影響力還是碳排放總量都具有全球系統性影響的國家,也分別宣布了“3550”(美國)、“3060”(中國)目標和自主貢獻度。不可避免地,世界各國圍繞“碳中和”展開的能源革命與競爭將成為21世紀最激烈的競爭領域之一。

作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對實現全球凈零排放至關重要,但未來面臨碳減排形勢也異常嚴峻。從碳排放總量看,2019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364億噸,中國排放102億噸,佔全球排放量的27.9%;中國GDP能源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歐盟的3倍多;中國GDP 碳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歐盟的6倍多。從發展階段看,歐美各國已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而中國仍處於經濟轉型期、碳排放達峰期,能源消費依然剛性增長,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產業體系勢必會受到全方位的衝擊和影響。從碳排放發展趨勢看,相較於歐美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50-70年過渡期,中國“碳中和”目標隱含的過渡時間僅為30年。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政策意味着更陡峭的節能減排路徑,意味着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遠遠大於歐美國家。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不僅要有口頭承諾,更需要全面落實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除了中國政府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五年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單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與 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 20% 左右等硬性指標之外,目前各部委、各省市以及重點行業正層層分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並制定措施。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能源局、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相繼出台文件,從發展清潔能源、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壓縮粗鋼產量、落實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建立綠色金融政策框架等方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緊制定行動方案。而中國多地也將“碳達峰”納入“十四五”規劃布局。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海南等都提出了明確的“碳達峰”目標。據不完全統計,已有80 多個城市制定了相關政策。

然而必須要面對的,是中國碳排放的外部強約束條件正在形成。一方面,當前中國能源結構依然以化石能源為主,煤炭佔比56.9%,石油佔比19.3%,天然氣佔比8.1%,三者累計佔比近84%。此外,工業部門深度脫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中之重。鋼鐵、水泥、建材、化工、有色等高耗煤行業都被認為是全球極難脫碳的關鍵部門,這些行業又恰恰貢獻了中國工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因此,開展各部門、各行業的達峰行動,為工業脫碳進行路徑設計及政策制定,都必須深入到各個行業的產業鏈條。

另一方面,如何兼顧碳減排與經濟發展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相關氣候變化經濟學模型顯示,“碳達峰”、“碳中和”所代表的“碳約束”必然會影響到經濟社會各部門的發展。如果要採取相對激進的碳減排措施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話,短期內勢必以犧牲一定的經濟增速為代價。特別是山東、江蘇、河北、內蒙、山西等碳排放總量大、強度大、增速快或產業結構過於依賴高耗能行業的省份,受減排衝擊可能會很大。因此,這不僅需要中央對各地在控總量、控強度、控碳排放增速方面有更加科學合理的分配,更需要加大力度打造用能權交易市場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而引導在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之間的碳配額交易,賦予地方和市場主體更多的激勵和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