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銀劍 MERICS研究所數據科學家,PolicyBot.io聯合創始人

中國綠色政治:從理念到實施

2020-07-10
銀劍.jpg

氣候變化是當代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既帶來全球挑戰,也帶來機遇。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美國、德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用了一個多世紀時間,才擺脫了以煤炭為基礎的能源結構。而中國在過去十年里創造了400萬個“綠色就業崗位”,佔到全球的1/3以上,而且僅用十年時間,中國就從一片空白躍升為可再生能源項目領域內的領先國家之一。中國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崛起尤為重要,它可以為當前研究思想意識在威權國家實施社會政策能力中的作用提供文獻資料。

長期以來的問題依然存在:中國真的能夠通過領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來改變當前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勢力範圍嗎?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亞洲高級戰略主任、《中國是否能拯救地球?》一書的作者芭芭拉·菲納莫爾將這些歸結於中國的政治體制、規模經濟和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她在Sinica Podcast最近一期節目中解釋說,“(與十年前相比)中國超級工廠開發的電動車電池成本下降了87%,太陽能成本下降了90%,風力發電成本下降了50%”,這表明中國在降低全球清潔能源生產成本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中國環境政策專家尼斯·格倫伯格表示:“中國要是能夠領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它的政府就會在全球治理方面獲得極大的信譽。”

在中國廣闊多樣的地理區域內建成高效的整改試驗區,其中思想理念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主席認為,思想認識是一切治理的核心,尤其是在制定強有力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時,會影響到對環境問題的決策。他的政府秉持“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等理念,承諾為中國人民建設高科技綠色城市,和提供清潔的空氣。

“生態文明”概念最早出現在胡錦濤2007年7月的一次講話中,此後一直是中國政府主要的環保用語,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的1000多份文件中被提及。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的講話中提出打“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是建立法律和政策框架,落實低碳城市化方案,優先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浪費。從那時起,這一抽象而模糊的理念始終與一種為了造福大眾而把清潔的能源、空氣和環境放在優先地位的文化息息相關。在201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理事會上,中國代表將這一術語定義為“對可持續發展更全面的表達”,其內涵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輔相成”。奧斯陸大學的環境政策學者試圖將這一概念的政治與理論含義解釋為“將某種文化和道德觀與技術和政治目標結合在一起的社會-技術構想”。在法律角度,對這一概念的爭論焦點,是可持續發展大背景下法律和公共政策的適用問題。甚至有人認為,在對環境綠色發展規律的研究中,“生態文明”間接具化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在2013年一篇題為《關於美麗中國與綠色發展的思考》論文中,學者們將“美麗中國”概念定義為構建一種思想理念的“哲學凝練表達”。他們注釋說,“美麗中國”是“生存哲學”,旨在定義什麼是美,這種美是在“天藍、水綠、山青”的同時“實現經濟繁榮”,保護生態環境。“美麗中國”與經濟繁榮的關係值得關注,因為它是通向經濟政策領域的橋樑。

為了從環保政策文件中了解情況,我和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同事分析了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有關“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政策文件,並運用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詞彙聯想分析,寫出了研究成果 報告。我利用Policybot.io這個政策分析工具,從公開的記錄中抓取主要的政策主題,探尋政策重點隨着時間推移所發生的變化。

中文雜誌3.jpg
點擊閱讀最新一期《中美聚焦文摘》第26期

“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的語義

“生態文明”與落實和治理有關,主要是針對決策者,而“美麗中國”是建立帶來審美愉悅感的意象,主要是針對大眾。

通過檢索政府公共資源當中的1300份文獻,我們發現,“生態文明”概念與政策實施中的行政詞彙有關(如中央、試驗區、指導或領導),而並非像以前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那樣,主張推動社會主義。也就是說,決策者引用“生態文明”概念,主要是把它當成一個口號,為的是讓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實施合法化,而不是把它當作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話語。這很重要,因為以往的政治科學家認為,這個概念最初只是一個意識形態和哲學術語,但現在看來,它的語義與黨國體制的合法化進程有關。中國的決策者着重使用這一術語來表達政策的落實與執行,這有可能意味着一個新的發現:實際上,這類政治理念會隨着時間和對它的使用而發生語義變化,也即說明存在着一個我所說的“政黨理念與決策之間的傳輸管道”。至少,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從政策文件中使用語言的方式判斷,中國的環境政策制定者為了實現最初政治修辭意義上的“生態文明”,發出過各種不同的政策重點信號。

雖然“生態文明”的使用方式帶有行政色彩,但我們的研究表明,“美麗中國”概念仍然符合最初文本給出的定義,即它是對意識形態願景的形象描述,是“哲學凝練”理念的具體化。更有意思的是,我們的分析還顯示,諸如“動員”、“奉獻”、“戰鬥”這類宣傳用語,是最熱門的關聯詞,這意味着“美麗中國”正在從一種哲學理念向更大眾化的宣傳用語轉變。這種轉變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黨為了制定和指導政策的實施,其政治用語是如何在不斷地演變。

從理念到決策流程的“一對多關係”傳導

這兩種情況,可以讓我們歸納出兩個有待商榷的結論。首先,意識形態政治用語的使用對象可以是不同的受眾,它取決於動機和目標。其次,我們的分析表明,中共的哲學思想能夠成為政策從醞釀到出台的推動力。“生態文明”理念催生了許多綠色政策倡議,如減少污染、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糧食安全、緩和及適應氣候變化。

接下來,這一發現也許有助於了解黨的其他意識形態概念,它說明,習近平思想中的“中國夢”和“命運共同體”等概念有可能被具體化為政策法規,最終影響社會規範和公眾行為。

回到一個老問題:中國能否利用在生態領域的崛起和綠色技術知識,挑戰美國主導的勢力範圍?美國在氣候政策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選擇是否與中國合作。當前的特朗普政府在氣候政策上缺乏戰略設計,以至漸漸失去了歐盟對美國發揮全球領導力的信任,更不用說領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了。隨着2020年11月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和聯合國環境大會的召開,美國將有機會重拾其國際氣候政策,重新審視有關落實政策的語彙,選擇雖不情願但卻負責的做法——在以規則為基礎、由碳交易市場拉動、以綠色技術為核心的全球氣候政策規划上與北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