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金刻羽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

現在是中國展示全球領導力的時刻嗎?

2020-04-20

2017年迎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蒞臨北京故宮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着前三殿名字當中都有的“和”字,強調儒家的至理名言——“以和為貴”。

今天,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守這種理念,然而兩個主要大國卻在最糟糕的時刻相互較勁。反華情緒充斥着美國社會,而中國近來的一個流行說法是,如果不對美國感到憤怒你就不愛國。

中美緊張關係變得如此嚴峻,似乎只有外星生物攻擊地球才能緩解。從這個角度看,也許我們應當把新冠大流行當成我們需要的攻擊。中國和美國應該合作尋找疫苗或治療方法,而不是繼續玩推脫責任的把戲,一事無成地相互指責。

新冠危機為兩國提供了從相互指責走向和解的可能途徑。特別是,這場大流行為中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擺脫作為崛起大國的戰略困境,最重要的是贏得美國和其他大國的信任。中國領導人可以通過行動而非空談重建國家的國際形象,而這是基於道義需要,不是基於地緣政治利益。

世界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一場健康危機、一場經濟危機和一場流動性危機。其結果是,許多經濟體面臨的衰退前景在規模上堪比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而不是2009年的“大衰退”。

“大蕭條”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通過類似美國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和英國的《非常進口稅法》等措施,發達國家引發了全球性保護主義,使貿易和資本流動急劇放緩。事實上,這種“各國只為自己”的政策向來都是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過去20年里,每一次重大的全球危機都是中國加強外交關係的機會。

美國小布殊總統和奧巴馬總統都將中國列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但是每一回,中國都設法扭轉了局勢——先是通過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後的反恐項目合作,再是通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幫助刺激全球需求和穩定金融市場。

同樣地,在歐元區債務危機期間,中國通過購買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債券加強了與歐洲的關係。它還擴大了從歐洲的進口,增加了在歐洲的投資。

通過幫助領導全球應對新冠危機,中國可以把它的對美姿態從防守被動轉變為更加開放主動。幸運的是,中國領導人既認識到挑戰,也知道自己面臨的機遇。

首先,美國棉簽、呼吸機、口罩和醫院所需防護裝備的生產能力有限,因此中國應主動提供物資和設備,並分享有關新冠肺炎的數據和臨床經驗。此外,中國應確保其醫療供應鏈的不間斷運作,抵制任何切斷對美國出口藥品和維生素等基本物資的誘惑——如某些中國人建議的那樣。

其次,隨着國家準備解除封鎖,以及中國企業正迅速恢復生機,中國可以充當全球需求的支柱和關鍵的供應來源。通過穩定全球供應鏈,儘力幫助維持商品的流通,中國可以安靜地反駁那些業已出現的“脫鉤”敘事。

在新冠病毒對落實近期簽署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產生威脅之際,這一類的努力格外重要。雖然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中國承諾在2020年購買價值128億美元的美國服務,但旅遊業想必佔到其中相當大的部分。

況且,中國滿足不了某些商品的需求,其他一些商品又無法在美國生產,這就會導致短缺。而大流行讓兩國有方便的借口推遲進一步提高關稅,給對方一些喘息的空間。

第三,中國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援助。全球經濟衰退期間,這些國家通常會陷入困境。IMF由於資金匱乏,難以成為主要貸款者或流動性提供者,但世界主要央行大多提供互換安排。在葡萄牙、阿根廷和埃及各自發生金融危機期間出手相助提供一攬子救助方案,並承擔了信貸風險的正是中國人民銀行。

最後,如同中國領導人抓住這一機會恢復與美國的關係,兩國的私營部門也在努力合作。美中兩國的醫藥公司正在合作生產銷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在由一家中國房地產公司資助的1.5億美元、為期5年的新冠病毒研究項目中,哈佛大學科學家將與中國研究人員進行合作,其中包括著名流行病學家、第一個確認SARS病毒的鐘南山。

如果中國有什麼教訓可以與世界分享的話,那就是在有關新冠危機的溝通中,速度、透明度、準確性和科學的可靠性是極其重要的。大流行不是任何國家吹噓治理體系或方法優越性的時候,更不是爭奪全球主導地位的時候。中國應通過幫助美國和其他國家默默贏得信任,不是出於戰略利益,而是出於道義。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Is This China's Global Leadership Momen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