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天一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華盛頓廣場在讀碩士研究生

檢視中國的軟實力與文化影響力

2018-04-16
1.jpg

2018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演了一出小品,旨在頌揚非洲與中國之間的文化和經濟紐帶。但該節目一經播出,立即引發了國際爭議。在這出小品中,一位中國女演員將面孔和胳膊塗黑扮演黑人,被包括《紐約時報》、路透社等在內的西方主流媒體抨擊為“種族歧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進行回應時,否認了這些指責。他稱:“(中國)一直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如果有人試圖借題發揮,挑撥中國同非洲國家的關係,那註定是徒勞的。”

然而,這並非第一次中國在文化價值觀領域引發國際爭議。從流行詞“剩女”(該詞用於定義那些超過二十五歲仍未結婚的女性),到中國官方媒體監管機構在國家級電視台封殺嘻哈說唱音樂,到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禁止在網絡視聽節目中表現和展示任何“非正常的性關係”——包括同性戀,一些中國式價值觀與西方自由價值觀之間的衝突提出了一個新問題:作為一個近年崛起的全球性大國,中國這個超級大國應當更加註重自身在海外推行中國價值觀的形象么?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於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軟實力”這一概念,在當下有關中國外交政策的探討中這一概念被廣泛引用。“軟實力”是指“一國在不動用武力或脅迫的情況下說服他國從而達成自身目標的能力”。作為在國際社會尋求日益強大影響力的一個崛起大國,中國近期付出了大量努力來強化自身與其他國家的文化和經濟紐帶,或“軟實力”。中國政府深知西方——尤其是美國在全球文化領域長期擁有突出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又得到了歷史上由美國主導建立的諸如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支持。在軟實力領域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一直是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的頭號議程。在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主席作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報告。他在報告中特彆強調,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大幅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我們要提高參與國際傳播的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呈現一幅真實、多維、全景式的中國觀點,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全球文化影響力對於中國的未來非常重要,引用習主席的話說,“應改善經濟政策來為文化領域的進步服務”,並“着力發展該領域的新型商業模式”。

然而,眼下相對於展示中華文化和中國價值的吸引力與積極面,中國政府提升“軟實力”的做法更多地被國際社會視為推行“銳實力”。相較於軟實力,銳實力更多地是由政府主導,在推行文化傳播領域採取更為激進的方式。美國的評論人士正日益把“銳實力”與中國聯繫起來。國際民主研究論壇(IFDS)在於2017年1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檢視了中國和俄羅斯在拉丁美洲和中歐國家的影響力,並總結中國的“影響力努力”尋求“滲透目標國家的信息和政治環境”。此外,約瑟夫·奈新近發表的文章《中國的軟實力與銳實力》以及《經濟學人》雜誌近期的文章《如何應對中國的“銳實力”》,都將“銳實力”定義為依靠“顛覆、恃強凌弱與施壓”。中國近期上映的大熱電影《戰狼2》和《紅海行動》等都因其民族主義主題引發了海外關注。

過去幾十年,中國一直享受着經濟繁榮帶來的有形成果,但向西方企業開放市場不代表中國社會已經全面理解了西方自由價值觀的意義,或更為重要的是,不代表中國已經全面理解了如何在敏感議題上進行恰當的表達。對於如何在敏感的國際議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或換句話說,如何在“政治正確”與保持中國文化之間取得平衡,中國一直心存困惑。而在中國開始拓展其文化影響力並在國際社會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進程中,這種混亂與困惑已經成為了中國需要面對的一種新挑戰。這同時也已經成為了西方領導人批評中國的把柄。但在指責中國的無知之前,西方國家應當認識到國際媒體其實忽視了幾個關於中國的重要因素。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擁有一個截然不同的歷史,是一個在文化和種族上相對同質的國家。此外,在給中國貼上“落後”或“缺乏文化敏感”等標籤時,西方媒體卻未能如實報道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圍繞無數爭議性議題,中國國內存在激烈的探討。在中國的互聯網和公共領域中,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元化的觀點。央視春晚過後,從微信朋友圈到微博熱搜,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對於這個春晚小品就種族問題的不當描繪出現了大量批評之聲。

此外,隨着多極化已經成為國際規範,美國是否應當依然以其自身的西方自由價值觀作為標杆來評判中國和其他國家?數字媒體公司Supchina的執行編輯安東尼·陶在評論央視春晚小品時指出:“透過一個純美國濾鏡來分析一個中國作品,尤其是一個完全針對中國觀眾的作品,是危險且多少有些不負責任的。中國觀眾對於民族和種族的理解是經由一個複雜而獨特的文化和歷史過濾而成。”中國不應把其文化歷史作為不當文化信念或文化產品的借口,但西方也不應在不考慮究竟是哪種因素導致出現了這種現象時就針對中國文化妄下定論。

隨着中國尋求快速提升自身在全球的文化影響力,中國的文化作品已經成為了國際檢視的對象。諸如由中國家長根據自身的傳統標準——通常是充滿“性別歧視”的傳統標準——為子女挑選伴侶的“中國式相親”等電視節目,以及將一位黑人男性“洗白”成了一位亞洲人這樣充滿爭議的洗衣液廣告,都引發了西方的強烈批評。這些節目的製作人或許未能深刻意識到,這些電視節目傳遞出的文化信息將會在國際上引發何種反響。在一些領域,中國依然需要“追趕”先進,但我們同時也應認識到一些國家對於中國崛起的恐慌在引發這些爭議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西方對於中國文化的“防禦性”心理導致一些評論人士在全面考慮中國獨特的歷史和近期社會規範的發展前就開始批評中國。

中國的鄰國們會把中國在海外推行軟實力的做法視為推行“銳實力”么?中國不應試圖遵循西方的“政治正確”標準,但它至少應做到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內省,並意識到其他國家會將哪些努力視為具有進攻性或欠妥。隨着中國擴張其國際影響力,中國的文化價值與西方的“政治正確”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但雙方都應保持開放心態,加深對彼此文化的了解。為增進跨文化理解,中美兩國需要的是圍繞相關的國際和文化議題雙方都能夠參與探討的開放論壇以及從對方身上學習的開放心態。